第48章 頭疼的朱重八朱皇帝
“有了豆子,本官再想辦法讓人去江南或者其他地方采買一些糧食,應該就能撐到明年芒種前后,到時候新的麥子也就該下來了。”
聽完楊少峰楊大知縣的安排,原本已經快要絕望的劉三十二頓時又燃起了斗志,叫道:“大老爺放心,小的這就去喊人來割麥子,爭取明天天黑之前割完收完,然后就把人安排到人工湖的工地上!”
楊少峰點了點頭,吩咐道:“記得跟其他各閭各社的閭長、社長們說一聲,本官給你們三天的時間收割麥子,然后各閭各社都要抽調人手去人工湖那里?!?br/>
……
正當楊少峰楊大知縣在寧陽縣為了準備搶收麥子、多挖人工湖等一大堆亂七八糟的破事兒而頭疼時,遠在應天府的朱重八朱皇帝也同樣在因為一大堆亂七八糟的破事兒而頭疼。
首當其沖的就是遠在山東的寧陽縣。
“城內按片分閭,城外按戶分社?”
“打著讓百姓認領自家土地的旗號給百姓分地?”
“養雞場,養豬場,養牛養馬?”
“安置寡婦村,讓小寡婦們開包子鋪?”
“挖人工湖防旱?”
“打火機?”
朱重八朱皇帝對于楊少峰楊大知縣的了解,一開始就是一個十九歲且心向大明,差點兒就餓死在寧陽縣城外的讀書人,在被常遇春所率領的明軍救起之后,被常遇春強行安排了一個千金買馬骨的馬骨身份,從此就成了寧陽縣的知縣。
這樣兒的身份對于朱重八朱皇帝而言并沒有什么稀奇的,畢竟大明朝喊出來的口號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盡管北方愿意投奔大明的讀書人不算太多,但是總歸有那么一些,對于朱重八朱皇帝而言,多一個少一個楊少峰都沒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朱重八朱皇帝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楊少峰楊大知縣居然在短短兩三個月的時間里就能折騰起好大一片動靜,甚至連常遇春和徐達都數次為他上奏請功。
再聯想到上一次徐達和常遇春上奏本請求朝廷往山東調撥糧食以防干旱,朱重八朱皇帝心里也不禁對楊大知縣多了三分好奇。
“啪”的一聲,朱重八朱皇帝頂開了打火機的蓋子,又按下打火機頂部的機關,雙眼怔怔的瞧著忽然竄起的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