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到京城去狀告本官?
劉洪昌頓時大怒,扭頭望著劉三十二罵道:“劉三十二,你可真是出息了,居然連老爺我都不認得了!”
劉三十二沒有理會劉洪昌,而是恭恭敬敬的向著楊少峰拱了拱手:“我劉廟村上上下下共有三十五戶人家,九十個百姓,從來都是認得縣尊大老爺,可從未聽說有叫做劉洪昌的老爺。”
劉洪昌自知失言,趕忙向著楊大知縣告罪一聲,然后才冷冷的盯著劉三十二說道:“劉三十二,前些年遭災的時候,要不是我家舍給你家五斗谷子,你一家老小只怕早就已經餓死個干凈,如今說出這番話來,你良心莫不是被狗給吃了!”
聽到劉洪昌這般說法,楊大知縣當即就咳了一聲,搶在劉三十二開口之前說道:“劉洪昌,前些年是否遭災,本官不清楚,本官現在只問你一句,你可有本朝頒發給你的房契和田契?”
劉洪昌心中大恨,因為剛剛只要劉三十二能回答自己,哪怕他說他家的土地是被自己巧取豪奪的,那他之前說不認識自己的一番話就成了假話,自己總還有要回田產房屋的希望。
現在可倒好,就因為這個狗官輕飄飄的一句話,希望成了泡影!
只是恨歸恨,劉洪昌終究還是沒有大明官府給的田契和房契,更沒敢對楊大知縣破口大罵,無奈之下只能老老實實的拱手答道:“啟稟大老爺,草民因為帶著妻兒老小外出避禍,故而沒來得及更換本朝的田契和房契,還請大老爺明察。”
楊大知縣哦了一聲,說道:“那事情可就難辦得很了——大明天兵來時秋亳無犯,寧陽縣城內城外五百零一戶人家,兩千一百零六口百姓都沒有逃難避禍,偏偏爾等十幾個人說攜家帶口的逃難避禍,你這讓本官如何信你?”
眼看著楊少峰楊大知縣一個勁的胡攪蠻纏,劉洪昌也漸漸按捺不住心底的不滿。
冷哼一聲后,劉洪昌竟然直起了身子,冷冷的望著楊大知縣問道:“看來,知縣大老爺是無論如何都不肯為我等做主,讓這些刁民把田產房屋歸還我等了?”
楊大知縣卻忽然哈的笑了一聲,望著劉洪昌問道:“你讓本官為爾等做主,卻又拿不出本朝的田契、房契,這豈不是在為難本官?”
說到這兒,楊大知縣話鋒忽然一轉,問道:“這樣兒吧,爾等既然說是攜家帶口出門避禍,那想必也是帶了家中的細軟,現在既然回來了,爾等親眷和家中的細軟也自然是帶回來了?”
劉洪昌心中一緊,問道:“大老爺是什么意思?”
楊大知縣笑道:“要是攜家帶口去避禍,那歸來時自然也應該是攜家帶口才對,要不然隨便冒出來一個人就拿著前朝的地契房契來找本官,那本官是不是也要為他們做主?”
劉洪昌這才微微放心,冷哼一聲道:“不錯,既是攜家帶口到益都投奔親戚,如今自然是攜家帶口的歸來。”
再次瞥了楊大知縣一眼,劉洪昌又接著說道:“好教縣尊大老爺知曉,劉某人的姐夫,如今也算是與知縣大老爺同朝為官,一同為大明皇帝效力,若是縣尊大老爺肯為我等做主,劉某的姐夫想必也會感念大老爺的好處。”
隨著劉洪昌的話音落下,劉三十二等一眾社長、閭長們頓時緊張起來,楊大知縣卻哈的笑了一聲,對著跛五吩咐道:“把這些冒充官眷的韃子細作都給本官捆起來,投入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