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大宋與大明之亡
比如五人墓碑記,就是由著名的復社領袖張溥親自操刀,而張溥之所以要寫這一篇五人墓碑記,目的就是讓朝廷免稅——免去士紳老爺們的稅。
關鍵是,士紳老爺,尤其是江南的士紳老爺們,他們想要朝廷免去的真是那點兒田稅?
區區一點兒田稅能算個屁?
老爺們隨便從手指頭縫里露出來一點兒都夠交田稅的。
江南的士紳老爺們真正在意的,是商稅,是禁海之后走私的龐大利益。
田稅只不過是一個幌子,抗田稅,其實是防備朝廷在收到田稅以后向商稅下手。
說白了就是豎起一個靶子給朝廷打,在沒徹底打壞這個靶子之前,靶子后面的商稅和海上走私就是安全的。
比如說著名的叫門天子——英宗前腳在福建造海船,江南后腳就叛亂,再然后就是著名的英宗留學事件。
再比如說崇禎年前,內閣首輔大臣甚至已經到了明碼標價的程度——你出多少錢幫著本官登上首輔的位置,本官當上首輔以后就會給你多少多少的回報,只是沒曾想遇到崇禎皇帝這么個愣頭青,換首輔如兒戲,導致資本老爺們大賠特賠。
所以,跟大宋和大明的資本們比起來,傻賊鷹家那些所謂的資本大鱷們簡直就是個笑話。
正當楊少峰胡思亂想之時,朱老三卻忽然問道:“姐夫,寧陽縣到兗州府的路你準備修多寬?要是修得窄了,以后可不方便財貨流通?!?br/>
隨著朱老三的話音落下,除了常氏兄弟和錦兒、玉兒外加朱老二還算正常,其他人看向朱老三的目光都多少有點兒詭異。
楊少峰笑了一聲,說道:“目前規劃的是十丈寬,不過真修起來卻是先只修一條一丈寬的,等這條一丈寬的路修完了,再修剩下九丈寬的。”
朱老三傻傻的望著楊少峰問道:“多少?十丈?”
朱老二同樣滿臉懵逼的望著楊少峰:“十丈寬?姐夫,你是打算把咱大明所有的商賈全弄來寧陽縣做買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錦兒和玉兒雖然沒有說話,但是望向楊少峰的目光里也不禁帶上了一絲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