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掉鏈子的老朱
對于蘑菇這種可食用真菌,《呂氏春秋·本味篇》就有“味之美者,越駱之菌”的說法,而越駱之菌,指的就是香菇。
除此以外,莊子在《逍遙游》中有“朝菌不知晦朔”的說法,列子在《列子·湯問篇》中也說:“朽壤之上有菌芝者,生于朝,死于晦。”
其中朽壤指的就是有腐朽爛木的土壤,菌芝會生長于其中。
在隋代描述溫州永嘉風物的《山蔬譜》中,就有“香菌,百姓俗稱香菇,有冬春二種,冬菇尤佳”的說法。
像楊少峰想到的平菇,其實就是白桿灰蓋的一種蘑菇,俗稱鮮蘑,這種蘑菇和雞肉燉在一起的口感絲毫不比香菇差,反而別有一番風味,倘若多加點兒醬油調色,再燜上些粉條,那簡直就是下飯神器。
當然,楊少峰并不是打算教導百姓如何培育蘑菇,因為在元朝的時候,山東地區就已經出現了人工培育蘑菇的玩法。
要是楊少峰打算像其他的穿越者一樣指導百姓種蘑菇,估計能被人笑死。
所以,楊少峰想到的其實是搞溫室大棚培育蘑菇。
對于楊少峰而言,自己懂不懂得人工培育蘑菇并不重要,只要寧陽縣的老百姓們有一個會的,就等于楊大知縣也會。
至于說搞溫室大棚需要用到塑料薄膜之類的玩意兒……答案是光照對于蘑菇的生長影響并不是很大,所以也不需要用到塑料薄膜來解決光照問題,只要能保證大棚的溫度和溫度就行。
楊少峰對廚娘吩咐道:“陳嫂子可記住了啊,不許放豬油丁,要放就只能放瘦肉丁或者是炒過的雞肉丁。”
等廚娘應下來后,楊少峰便直接離開了廚房,暗自琢磨一番后又讓人把跛五找來,直接對跛五吩咐道:“跛五哥,麻煩你讓人去給我找個院子。”
“院子里最好有多間屋子,每間屋子不要太大,只要能放下兩三張床就好。”
“屋子有窗戶最好,沒窗戶也行,但是墻壁一定要厚,要隔風。”
聽到楊少峰提出的兩個條件,跛五只是點頭應下,問道:“縣尊可還有別的吩咐么?”
楊少峰道:“還有就是,想辦法讓弄些石炭回來,不要那種特別硬的焦炭,只要那種一磨就能磨成粉末的精炭,或者干脆就是只要炭末,越多越好。”
“等炭末弄回來了,你再讓人去打火機工坊里,把劉木匠他們幾個喊過來,到時候我還有事情要交待他們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