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不要誤會,本官不是針對誰
朱標微微皺眉,說道:“寧陽縣……終究是個小縣,若是讓徐叔父和常叔父往寧陽縣大量發配俘虜,寧陽縣有沒有那么大的牢房,能不能住的開這么些人且不說,就是百姓的數量也會遠遠低于戰俘。”
“楊知縣或許有辦法能讓這些俘虜老老實實的干活,但是哪怕有萬一的可能,孩兒都不能拿寧陽縣去賭。”
略一遲疑,朱標又接著說道:“唯今之計,只能先將那些鄉紳家的親眷發配到寧陽縣,等北伐結束后再從山西和江南募集百姓,將之遷往河南、河北、山東等地。”
朱重八朱皇帝嗯了一聲,忽然重重的嘆了口氣:“這狗入的韃子,好好的北方讓他們禍害成這般模樣,造孽啊!”
一番長吁短嘆過后,朱重八朱皇帝越發感覺心頭煩悶,想了想,干脆帶著朱標直接往馬皇后所在的坤寧宮而去。
……
正當朱標替楊大知縣擔心戰俘的問題,并且決定暫時不往寧陽縣調撥戰俘的時候,楊少峰則是躺在縣衙后院的躺椅上假寐,心里不斷的復盤著整個寧陽縣在這半年的發展情況。
在丁口數量方面,除了常遇春和徐達塞過來的兩百多個士卒以外,整個寧陽縣的丁口數量并沒有絲毫增長。
但是除了丁口數量方面,其他幾個方面的發展就比較可觀了。
首先就是土地方面。
自從楊少峰被常遇春抓了壯丁,開始擔任寧陽縣的知縣,寧陽縣的可耕種土地直接從最初的五千畝左右暴增到四萬余畝,原本大量的荒地被開墾出來。
可耕種土地面積暴增帶來的最直觀影響就是穩定,盡管單位畝產比較低,但是當一個百姓能夠擁有十五畝土地再加上兩畝菜地,他所能收獲的糧食就能保證自己甚至一家三口不被餓死。
其次則是已經徹底竣工的兩湖兩渠,外加依舊在挖掘中的兩湖兩渠。
已經峻工的是城西大明湖和太子渠,城東光明湖和明光渠,城南的人工湖和引水渠已經接近尾收,估計在立冬之前就能把東城的人工湖和引水渠也徹底修完。
如此一來,寧陽縣就初步擁有了對抗干旱和水澇的能力,土地的收成也算是有了一定的保證。
接著就是養殖業和畜牧業也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老朱和小朱賞賜的那些雞鴨,還有常遇春和徐達搜羅來的那些雞鴨,基本上都分到了各社各閭的百姓手里,養殖場里現在只剩下十幾只大點兒的公雞母雞,還有百十只精挑細選后的小雞崽。
大點兒的雞是楊少峰特意留出來的,為的就是讓母雞下蛋,或者萬一哪天有哪個公雞想不開了,楊大知縣也能讓它們見識見識紅燒、爆炒、白切等人間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