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老登又要搞妖蛾子?
洪武二年,五月十六。
這一天是夏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夏至,五月中。《韻會》曰:夏,假也,至,極也,萬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極也。”
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唐代詩人韋應(yīng)物的《夏至避暑北池》也曾寫到“晝晷已云極,宵漏自此長”,說的就是夏至以后白晝開始逐漸變短。
也是從夏至這一天開始,天氣會一天比一天熱,雖然還沒有到一年當中最熱的日子,但離“入伏”也不遠了,只要經(jīng)過三個“庚日”之后就會進入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所以又有“夏至三庚數(shù)頭伏的說法”。
在夏至這一天,山東大部分地方都有吃面條的習(xí)慣,謂之曰“冬至餃子夏至面”。
早在晌午飯之前,縣衙里的廚娘就開始準備給楊大知縣做上一碗面條。
楊大知縣吃東西向來很講究,像做面條的白面得先過一遍籮篩,把面里比較粗的顆粒以及殘留的麩子皮全都篩出去,和面也不能直接用水,而是要加上兩個雞蛋一塊兒和面,放置兩刻鐘后用搟面杖把和好的面搟成薄薄的面皮,把面皮疊起來之后再用刀細細的切成面條,然后才能下鍋煮。
其他時間無所謂,但是夏至這天的面條可不能糊弄,撈出來之后必須得先過一遍涼水,然后盛到碗里,面上灑一層蒜末,稍微擱點兒鹽和醬油,用熱油潑一下再拌勻,香味兒瞬間就會彌漫開來。
一碗面條下肚,夏至這一天的炎熱就散去了大半,接下來差不多就該午睡了,因為夏至這一天屬于“陽極而生陰”,睡午覺能夠以陽養(yǎng)陰,只要能稍微瞇一會兒,就能有很好的養(yǎng)陰效果。
然而就在楊大知縣準備回到臥房里睡午覺時,跛五卻再一次急急忙忙的跑來了后院,直接向著楊大知縣拱手拜道:“縣尊,朝廷來公文了!”
楊大知縣頓時大為不爽。
這破公文不早來不晚來,偏偏挑著本官要睡午覺的時候來?
不過無所謂,你們折騰本官,本官下次就專門挑過節(jié)的時候給老登寫公文。
楊大知縣一邊在心里琢磨著該怎么給通政司的諸位大佬們找點兒樂子,一邊隨著跛五去縣衙大堂里簽收公文。
只是剛剛到了大堂,楊大知縣就徹底繃不住了。
從穿越過來當了這個破知縣開始算起,到如今已經(jīng)足足有一年零三個月的時間,而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楊大知縣前前后后也收了足足有十幾次的公文。
之前每次收取的公文都是用專門的信封密封起來的,楊大知縣只要在回執(zhí)單上簽個名再蓋個章,接收流程也就算是完成了。
可是,這次的公文不是用專門的信封密封起來的,而是拿小木頭匣子裝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