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楊知縣:再苦不能苦媳婦
磚窯……不具備生產下水管道的可能性。
不是技術上達不到,而是根本就沒有那么多的人手可供楊大知縣使喚。
一想到人手緊缺的問題,楊大知縣就忍不住恨恨的呸了一聲。
朱重八那個老逼登實在是不爭氣,徐達也不是個什么好鳥兒,本官找他們要俘虜已經要了足足有一年的時間,結果他們還是沒往寧陽縣派遣多少人。
截止到洪武二年七月初,朱重八那老登一共就往寧陽縣發配了五千個書生外加幾百個士紳的親眷,這些人光是修路都有些捉襟見肘的感覺,又怎么可能抽得出人手來專門燒窯?
心里越想越是不痛快,楊大知縣干脆把筆放下,起身走到書架旁邊,開始翻看寧陽縣的各項數據。
算上陸陸續續從附近其他州縣遷移過來的百姓,寧陽縣現在已經差不多有六百多戶人家,按照收麥子時候每家能有一千斤存糧來計算,寧陽縣差不多能有六十萬斤麥子的存量?要是再算上大豆、高粱和谷子等收成,寧陽縣的存糧數量差不多得有個一百多萬斤?
再按照一個一年吃掉八百斤糧食來計算,一百多萬斤糧食就足夠養活……一千二百多個人?
算到這里,楊大知縣就直接把各項數據全部放回了書架,然后回到椅子上坐下。
百萬斤的糧食只夠養活一千來個人,即便是被發配過來的俘虜可以吃的差一點兒,這百萬斤糧食最多最多也就是養活三千來人,除非朝廷能像對待那五千個書生一樣專門為俘虜調撥糧食,否則的話,寧陽縣還真支撐不起大量俘虜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