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那狗東西折騰咱,咱也折騰他
楊大知縣開始想念寧陽縣了。
頭一天上午到達京城,下午去常遇春家里吃了頓家宴,下午去了吏部應卯,第二天上午去考功司述職,下午都快到吃飯時間了才回到“家”。
然后,還沒等楊大知縣把飯吃完,陳忠那個死太監卻又再一次上門,催著楊大知縣趕緊把飯吃完,然后好去拜訪劉繼祖劉老爺子。
再然后,楊大知縣就見到了所謂的“世交”,在陳忠那個死太監的指點下恭恭敬敬的請劉繼祖劉老爺子擔任自己的議婚使。
問題是這些還都只是正餐開始前的小菜。
真正的大菜是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
第一天,楊大知縣天不亮就拎著陳忠他們事先準備好的大雁以及其他禮物到劉繼祖家里,請劉繼祖幫忙送到宮里,這一步就是周制婚禮當中的納采,也就是男方正式遣使求婚。
這個過程中,楊大知縣要一直在宮外等著,直到劉繼祖從宮里出來,宴請劉繼祖,然后送劉繼祖回家。
第二天,楊大知縣天不亮就帶著事先寫好自己名字和排行、生辰八字等信息的庚帖來到劉繼祖家里,請劉繼祖再一次進宮,這一步就是傳說中的問名,也被稱之為“換庚帖”。
這個過程跟第一天差不多,同樣需要楊大知縣一直等到劉繼祖從宮里出來,然后一起去欽天監,請欽天監幫忙合八字,這一步就是傳說中的納吉。
也就是說,雖然換庚帖的納吉這兩步算是被簡化成了一步,但是實際上簡化掉的只是時間,流程上卻一丁點兒都沒簡化,甚至楊大知縣在中間還得跑回去一趟再抓幾只大雁過來,請劉繼祖進宮報喜,說楊大知縣和錦公主、玉公主的八字多么多么相合,簡直合到天作之合。
第三天,需要楊大知縣一大早就帶著“合歡、嘉禾、阿膠、九子蒲、朱葦、雙石、棉絮、長命縷、干漆”等等禮物來到劉繼祖家里,拜托劉繼祖進宮送聘禮。
這一步就是傳說中的納征,放在后世就是送彩禮,也就是男方往女方家里送過去合歡、嘉禾、阿膠等有祝福夫妻愛情永固意義的東西。
等到第四天,已經連續好長一段時間都沒能睡到自然醒的楊大知縣,就不得不再一次早早的起床,來到劉繼祖的家里后先是給劉繼祖請安問好,接著又拜托劉繼祖進宮去請期。
這一步,就是商定成婚的具體時間,朱皇帝和馬皇后最后答應的時間就是洪武三年,元月十五。
這些還僅僅只是婚前的部分。
像正婚禮當中的親迎、拜堂(周制婚禮沒有這一項)、沃盥、對席、同牢合巹和餕余設袵等項目也需要在接下來的幾天里一一商量好。
然后還有婚后禮,其中包括婦見舅姑、婦饋舅姑、舅姑饗婦,各種亂七八糟的禮儀還是一大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