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翁婿倆純純是一對兒壞種!
樸得歡和樸成性的一番話,當天晚上就被登州府檢校傳到了楊少峰的耳朵里(明制,府衙有檢校編制)。
“賣個好價錢?”
“這兩個棒子倒真是好算計,拿著大明的東西來賣給大明,這他娘的不是欺負老登不識數嘛?”
“不行,那老登雖然不是什么好東西,可他終究是本官的岳父老泰山,本官折騰他還能說得過去,你們棒子什么檔次,竟然也想來欺負老登?”
在心里暗自盤算一番后,楊少峰就直接鋪紙研墨,開始給朱皇帝寫起了奏本。
類似于收割機和制磚機之類的玩意兒一定要嚴格保密,絕不能拿到榷場上來賣。
但是,像京城的香皂,江南的茶葉和絲綢,景德鎮的瓷器,這些東西都可以拿到榷場上來換錢,多多益善。
同樣的,像《農書》和《營造法式》之類的書籍絕對不能出現在榷場,以后也要嚴查類似的書籍,片紙都不應該允許出海,但是類似于《孝經》之類的書籍越多越好,《論語》當中該刪減的一定要提前刪減,實在刪減不了的也要把注釋給歪曲一下。
還有,棒子的留學生可以接納,但是不能讓他們自由選擇想學習的科目,君子六藝當中的數不能讓他們學,可以美其名曰優撫留學生。
除此以外,棒子的留學生一定要做好分類工作,權貴子弟們在國子監里什么樣兒的待遇要規定好,一定要跟高麗平民子弟有所區分。
另外,也可以在國子監里發展幾個檢校的人手,讓他們多跟棒子的留學生交朋友,時不時的可以舉辦踏青之類的活動。
為了早點兒修好登州城,也為了早點兒把文登到萊陽的路修通,棒子能派來的苦役當然是越多越好。
洋洋灑灑寫了一大堆,足足用掉了三頁紙,楊少峰才算是停了下來,等奏本的墨跡晾干之后密封好,又讓人快馬送往京城。
……
當楊少峰的奏本送到朱皇帝手里時,朱皇帝正在盯著其他好幾份奏本頭疼。
元順帝鐵鍋噶了,這是個好消息。
而在朱皇帝準備大封功臣的時候,孔克堅也踏馬噶了,這個可實在是算不上什么好消息。
眾所周知,朱皇帝把孔克堅弄到了京城,但是朱皇帝既沒冊封孔克堅為衍圣公也沒給孔克堅一官半職,只是給了個“食祿不任事”的名聲,說白了就是花錢養個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