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你敢搶本官的詞兒?
陸不平微微一愣,問道:“果樹?蘋果?”
楊少峰嗯了一聲,“《吳越春秋·闔閭內傳》里有個成語叫做因地制宜,本官一直深以為然,因為有些土地適合種糧食,有些土地不適合種糧食,但是有可能適合種藥材和果樹。”
“棲霞縣既然有大把的劣等田,種糧食也未必有什么好產量,那就干脆把這些土地都種上果樹和藥材。”
“若是種果樹和藥材也不行,那就再另外想其他的辦法,可萬一要是能把果樹和藥材種出個名堂來,以后這些劣地可就成了好地,百姓自然也就不用光盯著那幾畝良田較勁。”
陸不平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隨即便拱手應道:“是,多謝府尊教誨,府尊剛剛說的,下官也都記住了。”
楊少峰笑著點了點頭,“除了本官剛剛說的那些之外,棲霞縣里還要搞一個小水泥工坊,石灰窯、磚窯之類的小作坊也要搞起來。”
略微頓了頓,楊少峰又補充道:“倘若能找到礦脈,棲霞縣還要再搞一個小煤礦,順帶著就能把蜂窩煤工坊弄出來。”
棲霞縣的地貌復雜,氣候四季分明的同時又多旱多澇,土壤偏向堿性,種植小麥高粱一類的作物很難有什么好的收成,想要讓棲霞縣的百姓富裕起來,唯一的辦法就是轉變思路,從向土地要糧食轉變為向土地要水果和藥材。
除此以外,棲霞縣山丘眾多,開山采石燒石灰、水泥也能成為棲霞縣的另一個經濟支柱。
當百姓慢慢變得富裕起來了,所缺少的糧食自然也就不再是什么問題。
畢竟山東不只是一個棲霞縣,還有大把的土地適合種糧食種菜。
楊少峰笑著說道:“等這些亂七八糟的工坊都慢慢搞起來了,你們棲霞縣最大的問題就不會是老百姓能不能吃飽飯,而是人手怎么樣也不夠用。”
陸不平覺得楊少峰多少有點兒吹牛批的意思。
棲霞縣窮是窮了點兒,環境也確實不咋樣,可是棲霞縣再怎么說也有三千多人,其中更是有足足一千個青壯,除非是大規模征調徭役,否則怎么可能出現人手不夠用的情況?
楊少峰自然不知道陸不平心中所想,只是繼續吩咐道:“等你回了棲霞縣之后,就按照這個思路開始做一份規劃出來,等果樹苗和楊御醫他們到了登州之后就開始逐步落實。”
陸不平老老實實的拱手應了,隨后卻又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遲疑了好一會兒才試探著說道:“府尊,棲霞縣的百姓,可實在是太苦了……”
嗯?
楊少峰莫名的就感覺這句話有點兒耳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