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他朱皇帝比咱們更頭疼!
接下來就應該是自己拿出登州鹽田曬出來的細鹽,還有姐夫以及自己寫的那幾份奏本,讓自家老爹和韓國公、誠意伯他們瘋狂的掉頭發。
現在呢?
自家老爹和韓國公、誠意伯他們掉不掉頭發的另說,自己反正是要去操心空印案和春闈了。
朱標略微琢磨一番,隨即便拱手應道:“父親放心,孩兒一定把這兩件事情都辦妥。”
朱皇帝皮笑肉不笑的嗯了一聲,朱標卻眼珠子一轉,從袖子里掏出一個小口袋,對著朱皇帝說道:“父親,這是登州府鹽田曬出來的鹽。”
趁著朱皇帝解開口袋的功夫,朱標又繼續說道:“登州府僅蓬萊一縣,眼下就已有百畝鹽田,每畝鹽田每天可產鹽千斤。”
“按照工部左侍郎王紹虞的做算,登州在洪武五年以前最少也能搞出千畝鹽田。”
“即便是考慮到天時、潮汐、人力等各種情況,登州府一年也差不多能產一萬萬斤鹽。”
“按照每個人每年吃掉十斤鹽來計算,僅登州府一千萬人吃上一年。”
“若是鹽田的數量再多一些,或者其他沿海之地也采用登州的曬鹽之法,咱們大明一年怕不是能得百萬萬斤鹽?”
隨著朱標的話音落下,朱皇帝手里的酒杯直接咣當一聲摔在了地上,朱皇帝自己更是噌的一聲站了起來,望著朱標問道:“標兒,你說的是真的?”
朱標嘿嘿笑了一聲,又從袖子里拿出好幾份奏本,從中挑出來一本,將之遞給了朱皇帝。
“這是工部左侍郎王紹虞他們寫出來的鹽田修建與曬鹽的完整過程。”
“只要識字,再找幾個以前有煎鹽或者曬鹽經驗的灶戶,沿海之地就能開出新的鹽田。”
朱皇帝捧著奏本的手都在顫抖。
“好!好啊!”
“等到鹽田曬鹽之法推廣開,咱大明百姓就能吃上便宜的鹽了!”
“五文錢!不,不行,三文錢一斤!咱大明的鹽以后就賣三文錢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