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4【我來給大家上一課】
“而王勃出身河?xùn)|王氏,屬于太原王氏的分支。《三字經(jīng)》里有一句‘五子者,有荀揚。文中子,及老莊’。‘文中子’即王通,正是王勃的爺爺!”
“宋人編《三字經(jīng)》的時候,把王勃的爺爺跟老子、莊子、荀子、揚雄并列為五子。可以想象王勃的出身有多么顯赫。在注重門第的唐代,一個地方都督敢跟王勃擺臉色?”
“歐陽修在編《新唐書》時,代入的是宋代官場環(huán)境,卻沒有仔細(xì)考究唐代什么情況。至少在《王勃傳》這一節(jié),《新唐書》絕對是瞎編的!”
山城晚報的記者舉手說:“《三字經(jīng)》成書于南宋,或許王通在唐代并不出名,而是在宋代才地位提升的。”
“也有可能。”
陳貴良微笑點擊鼠標(biāo),投影屏出現(xiàn)一串文章標(biāo)題。
陳貴良說:“《王子安集》很難買到,新華書店里找不到,網(wǎng)絡(luò)上也搜不見。上個星期,我請嚴(yán)校長帶我去本市的川理工圖書館,有幸發(fā)現(xiàn)了一本1995年出版的《王子安集注》。”
“在王勃的這本文集里面,收錄了四十多篇序文。其中一大半,都跟《滕王閣序》一樣,是王勃在宴會時做的序。也就是說,王勃不論走到哪里,都屬于明星人物,宴會作序都由他來執(zhí)筆。”
“而王勃寫完《滕王閣序》沒兩年就死了,這些序大部分都比《滕王閣序》更早。王勃早就出名了,洪州都督敢欺負(fù)他?這也能佐證《新唐書》是瞎編的。”
臺下的老師和記者,已然被陳貴良說服。
因為投影屏幕上,密密麻麻全是王勃的《XXX序》。那些序文標(biāo)題,要么跟宴會有關(guān),要么跟旅游有關(guān),都是一大幫官員和文人在聚會。
王勃被洪州都督欺負(fù),被在座文人歧視,肯定是假的。
《新唐書》的相關(guān)內(nèi)容也是假的。
每次宴會,王勃都是酒席上最靚的仔!
陳貴良繼續(xù)點擊鼠標(biāo):“王勃的這些序,很多都帶著‘一言均賦’,又或者‘人采一字’、‘人分一字’、‘人賦一言’。后面則緊跟‘四韻’、‘六韻’字眼。”
“如果按照語文教材的注解,這是他把自己的詩寫完了。有必要每次都提這種廢話嗎?”
“我們再看唐代其他詩人的宴會序文。”
記者、領(lǐng)導(dǎo)、師生看向投影屏,上面列出初唐四杰的幾篇序文選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