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大時代的來臨
早在1980年的時候,燕京成立了住房統(tǒng)建辦公室,為后來的房地產(chǎn)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到了1987年時,四合院的買賣也被擺在了明面上。
尤其是這幾年經(jīng)濟發(fā)展越來越快,個體經(jīng)濟得到了蓬勃發(fā)展,還有很多燕京人帶著錢南下經(jīng)商。
一些家里有房,想要做生意又缺本錢的,就開始賣房子。
在這一時期,四合院的價格也并沒有漲多少。
陸誠家里這幾年的生意做的還不錯,在賺了錢之后,秀蓮還專門請了一些名廚,根據(jù)陸誠的一些描述,把什么絕味鴨脖,麻椒雞之類的都好了出來,連鎖店也開到了燕京以外。
攢下來錢之后,秀蓮也不懂什么投資,索性還是買房子。
僅僅是87年一年,秀蓮就先后買了6套院子,兩套是二進的四合院,其余都是一進的小院子。
至于那種三進的大院子,一般產(chǎn)權(quán)情況都比較復雜,房屋狀況也很難保證。
再加上前兩年偶爾買的,陸誠家里的四合院已經(jīng)有了整整12套。
老丈人和姐夫一同經(jīng)營的醋廠,生意也不錯。
不過,如今老丈人年近六十,已經(jīng)不怎么管廠子里的事兒,都交給了姐夫常有林。
姐夫這個人雖然文化水平不太高,但做人還是很有一套的,再加上賀記老陳醋十多年來的品質(zhì)保證,也積累了一大批的穩(wěn)定客戶。
受限于知識和眼界,發(fā)了財之后的姐夫兩口子,也同樣沒有什么好的投資渠道,便跟著秀蓮,一起買房。
如今,姐夫一家也有了三套小院子,準備將來兩個孩子一人一套,剩下一套他們兩口兒居住。
而且,三套院子也都離得比較近。
老丈人這兩年退下來了,閑著沒事兒,大多數(shù)時間也都住在燕京,可以經(jīng)常見到兩邊兒的外孫和外孫女兒。
最近,這老丈人還跟著一些燕京的大爺們學會了聽京劇,沒事兒就去四處遛遛彎兒,到兩個女兒家里吃頓飯,帶著兩邊的外孫、外孫女逛逛街。
老丈人做了這么多年的生意,手頭自然也攢了一些錢,這些錢他也沒想著做別的用,就喜歡給外孫和外孫女們花。
陸誠家里和大姐家里的家教也都很好,兩邊的孩子也都孝順,也不愿意花外公的錢,但老人家就喜歡帶著外孫買買買。
說起來,陸誠這過了三十,也培養(yǎng)出來一些小愛好,喝茶,聽曲,收藏點古董什么的。
一開始,陸誠對古董也不是太懂,可他的病人里面,有不少懂行的大爺,經(jīng)常跟陸誠聊一些。陸誠這才有了一些了解。
當然,陸誠也知道自己的水平,即便是搞收藏,也從來不碰那些價格昂貴的大件兒,都是收一些看上去比較順眼的小玩意,瓷器,筆筒,宣德爐什么的,平常也花不了幾個錢。
當然,一個一知半解的外行人,打眼也是常有的事兒。
但陸誠也不在乎真假,反正從來不買太貴的,即便是買到了贗品,當個擺設也不錯。
偶爾買到那么幾件正品,也算是個收藏。
在此期間,陸誠還認識了一位姓馬的,專業(yè)搞收藏的,倒是聊的挺投機。
當然,陸誠最主要的精力,肯定還是放在了自己的主業(yè)上。
剛穿越過來的那會兒,陸誠還想著將來要不要經(jīng)商,要不要趁著時代的風口搞搞房地產(chǎn),將來當個首富什么的。
可自從全身心開始學習中醫(yī)之后,陸誠反而對財富不再那么執(zhí)著了。
畢竟人這一輩子也不長,實現(xiàn)了財富自由,錢掙得夠花也就行了,何必非要為了當個首富,去辛辛苦苦打拼一輩子呢?
當然,將來遇到一些好的投資機會,也是可以摻和一手的。比如搞互聯(lián)網(wǎng)的馬,搞科技的某些人。
只需要在未未來某些大佬們創(chuàng)業(yè)階段,投入一些,享受一些原始股,就可以坐享其成,也是一件很不錯的事兒。
如今的陸誠,也不過是三十多歲而已,即便是到了2023年,陸誠也不過是7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