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戰損比例
沒過多久,丁修就回來了,和他一起的,還有四五百騎兵,以及賀世賢總兵。
陸誠也沒想到,賀世賢竟然親自跑過來查看敵情。
“陸千戶,先帶我去看看這一股后金軍的情況。”
“總兵大人請隨我來。”
兩人率領小股騎兵,靠近觀察了一番之后,賀世賢忍不住皺起了眉頭:“這股后金軍人數雖少,可卻裝備精良,我雖然帶來了3000多兵馬,可大多數都沒有鎧甲,弓箭和火銃的數量更是少之又少。
而且,你有兩人的騎兵加起來,雖然與對方騎兵人數相當,但兵員素質卻是沒法兒相比的。想要全殲他們,基本不可能。如果李如楨和李光榮兩位總兵能夠配合我們,倒是有希望圍殲這一股敵軍。”
陸誠聞言,卻是搖了搖頭:“賀總兵,那兩位的人品,想必你比我更了解。”
賀世賢沉吟片刻:“不如這樣,我們先在后方伏擊一下這股敵軍,殺他個措手不及,再把他們趕向那兩位總兵所在的方向。如果我們能夠盡可能的消滅一部分,剩余的敵軍數量不多,那兩位總兵想必會出兵攔截。”
“也只好如此了。”
賀世賢拿出地圖分析了一下情況,根據這一股敵軍的移動方向,選擇了一個合適的伏擊地點,隨后立刻給手下下令,讓自己的步兵提前趕往指定地點埋伏。
賀世賢頗有用兵之能,手下的3000多兵馬,有2000多可戰之兵,執行力是沒有什么問題的,很快就做好了伏擊的準備。
在這股敵軍途經一處山林之時,隱藏在林中的明軍弓箭手突然射擊,一波箭雨,直接打了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敵人反應過來之后,也是立刻回擊,雙方弓箭手互相射了一陣,后金軍的步兵開始沖鋒。
由于明軍隱藏在山林中。不利于騎兵沖鋒,后金軍的騎兵發揮不出優勢,立刻向后退去,減少損失。
只是,明軍的裝備實在太差,弓箭綿軟無力,再加上后金軍基本人人著甲,接連射了幾波箭雨,明軍并沒有給對方造成多大的實質性傷亡,反而是己方的弓箭手死傷了不少。
當兩方步兵開始近距離交鋒之后,差距就更加明顯。
后金軍都是身材壯碩的青壯年,賀世賢的軍隊中,青壯比例不到一半,且大多都很瘦弱,顯然平常都吃不飽飯。
往往兩三個明軍,還打不過人家一個。
3000多對1000多,打的還是伏擊戰,都打的這么艱難,雙方的差距可想而知。
山坡上的陸誠見此情形,直接和丁修一起沖了出去,揮舞著大刀就朝后金軍殺去。
騎戰陸誠或許還有些欠缺,步戰陸誠卻是一點都不虛,整個人如下山猛虎,手中的長柄雁翅刀更是直接揮舞出殘影,一刀砍出,就能將那些身穿皮甲的后金士兵斬為兩段。
丁修也在他不遠處,同樣是勇猛無比。
有兩位猛將加入戰斗,形勢很快開始好轉。
陸誠殺敵的效率很高,一般都是一刀一個,很少對著同一個敵人斬出第二刀。不多時,就在后金軍中殺出了一條血路。
眼看損失的兵馬越來越多,后金軍統領立刻下令撤退,步兵掉頭開始跑路,騎兵在一旁發揮騎射優勢,阻攔明軍步兵的追趕。
陸誠又連忙騎上戰馬,與賀世賢一起,率領騎兵與敵軍的騎兵進行周旋,并趁機控制對方的撤退路線,把他們朝著李如楨和李光榮兩方人馬的方向驅趕。
由于后金軍的騎射功夫太過厲害,明軍的騎兵也不敢與對方的騎兵靠得太近,免得傷亡太大。
這年頭,養一個騎兵的成本很高,每一個騎兵都是寶貝,賀世賢掏光了家底兒才養出這幾百騎兵,可不想造成太大的損失。
追出一段距離,確定敵軍朝著李如楨的方向而去后,賀世賢與陸誠也放慢了速度,并統計了這一次的戰果和損失。
借助這次的有利地形,再加上陸誠的幫助,總共斬殺了兩百四十多名后金軍,賀世賢的兵馬也損失了近五百人。
即便如此,賀世賢也已經很滿足了。
在明軍與清軍的交戰中,能打出2:1的戰損比,已經是很不錯了。
“陸千戶,這一次還真是多虧了你。你放心,回頭我一定將這次的戰報如實上報,少不了陸千戶的一份功勞。”
“這也算不得什么,賀總兵麾下兵馬的確不錯。若是當初我們杜總兵也能有賀總兵這種用兵之能,我們也不會敗的那么徹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