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海州衛
而且,有些東西太早搞出來,賺不了大錢,還容易被人盯上,最終都有可能為別人做了嫁衣。
雖然陸誠有能力把覬覦自己的豺狼們都除掉,但也不想有太多麻煩。
這一日,天氣好了許多,入關的道路也勉強可以通行了,陸誠立刻叫來管后勤的老馬,開口道:“老馬,你知道番薯和番麥吧?”
“回大人,屬下的確聽說過,還曾經見過。”
番薯自然就是紅薯,番麥其實就是玉米,這兩樣農作物都是在上個世紀從海外傳到大明,并且在東南沿海一帶開始種植。
陸誠的這個“后勤部長”名叫馬有才,也是遼東本土的一個秀才,年輕時家境不錯,還曾出門游學,去過不少地方,算是比較有見識的。
當初被陸誠招募之后,陸誠聽說他曾經游歷過東南沿海,也算是走遍了半個中國,再加上還有過管理商鋪和賬戶的經歷,就把他留在身邊,做了個管后勤的小吏,每個月待遇比一位特戰隊員還高。
“大人,番薯和番麥這兩樣東西最早出現在東南,之后隨著商人流入中原地區。前幾年卑職途經中原之時,曾見一些農戶種植這些。大人莫不是想要在遼東這里種植?”
“不錯,的確是有這個想法。這樣吧,你去安排一支商隊,帶上一些銀兩,去中原購買一些番薯和番麥。如果中原沒有找到,就前往東南沿海,務必要把這兩樣農作物買回來。”
“大人,遼中之地太過苦寒,也不知這兩種作物能否生長。”
“能不能生長,要種過之后才能下定論。每一樣都盡可能多買一些,要能做種子的。”
“屬下明白,這就前去安排。”
馬有才辦事還是挺利索的,當天下午就派了一些人手,南下前去購買這兩種作物。
當初,陸誠劫掠了一批商隊,得到了許多騾馬和拉貨的馬車,就組織起了自己的商隊,專門前往關內采購糧食物資。
陸誠剛辦完這件事,就收到了熊廷弼的傳喚,連忙趕往遼陽城。
剛到遼陽城,見到熊廷弼,就見屋內還站著個傳旨的太監。
見到陸誠,熊廷弼也是滿臉笑意:“陸千戶,皇上這次親自下旨給你封賞,還不快快接旨?”
傳旨的太監上下打量了一眼陸誠,也是露出了笑意:“陸千戶果然是少年英才,容貌不凡。接旨吧。”
“是,卑職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昭曰:遼陽千戶所千戶陸誠,深入敵后,斬殺叛賊范文程、李永芳,振奮人心,功勛卓著……特此擢升為海州衛指揮僉事,加游擊將軍。欽此!”
“卑職…叩謝陛下天恩!”
陸誠身著鎧甲,單膝跪地,聽完太監宣讀圣旨之后,站起身來,雙手恭恭敬敬的接過圣旨。
“陸游擊,恭喜恭喜。你這次能夠斬殺兩個叛國逆賊,皇上可是很高興,在朝堂上當眾夸贊了你。還希望你能夠再接再厲,多建功勛。”
“末將定不負陛下厚愛。”
熊廷弼對陸誠也頗為滿意:“陸游擊,海州衛那里目前只剩兩個千戶所,這幾日你盡快帶著麾下兵馬,前去海州衛駐防。”
“是,大人。”
海州衛屬于遼南四衛之一,位于遼陽南部,早年曾是一座土城,在洪武年間得到修建,城墻周圍6里有余,城高三丈四尺,絕對是一座堅城。
而且,海州城位于海城河北,玉皇山下,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在萬歷年間繁榮興盛,達到了頂峰。
在整個遼東,海州衛幾乎是僅次于遼陽的重鎮,重要性不言而喻。
陸誠也想過,自己這次有可能得到一塊地盤,可他卻沒想過自己能夠被直接分到海州衛這座城池。
由此也可以看出,那位皇帝陛下對范文程和李永芳兩個賣國賊的痛恨。
不過想想也很合理,李永芳是第一個投降后金的明軍將領,范文程是主動為后金賣命的大明文人,這兩個人為大明的文臣武將開了一個很壞的頭兒。
陸誠能夠將這兩人斬殺,絕對是解了皇帝的心頭之恨。
再加上如今遼東缺少將領,陸誠也是恰好趕上好時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