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形勢變幻
只是這點東西和喀爾喀比起來,實在是有些不夠看。
經(jīng)過這次的事情,喀爾喀部也看出了林丹汗的不靠譜,只是現(xiàn)在并沒有表現(xiàn)出來而已。
不過,既然是有人主動送東西,就算是再少,陸誠也會欣然接受,有便宜不占白不占嘛。
不久之后,燕京城的傳旨太監(jiān)再次來到遼東,封賞遼東諸將。
陸誠這次憑借著斬殺后金幾位重要人物,外加擾亂后金赫圖阿拉城的功勞,從正三品的昭勇將軍,升為了從二品的定國將軍,并且負責轄制遼南四衛(wèi)。
換句話說,從鞍山以南,到旅順大連,都成了陸誠的管轄范圍。
當然,陸誠的直屬地盤還是海州衛(wèi),只不過對蓋州衛(wèi)、復州衛(wèi)、金州衛(wèi)有轄制和調(diào)兵的權利。
其余的遼南三衛(wèi),還由他們自己招募兵馬,負責防御。
但如果遇到戰(zhàn)爭,陸誠有權從其余三個衛(wèi)所調(diào)動兵馬參與作戰(zhàn)。
當然,如果其余三個衛(wèi)所受到敵人攻擊,陸誠也應當負責協(xié)助防守和救援。
除了陸誠之外,賀世賢等各位總兵也都受到了一些封賞。
令人玩味的是,經(jīng)略整個遼東的熊廷弼,卻沒有受到朝廷的任何嘉獎封賞。
之后,陸誠也通過一些京城的線報得知情況,經(jīng)過接連兩場勝利之后,朝堂的那些大臣們又找回了自信,認為區(qū)區(qū)建州女真不足為慮,努爾哈赤也不過是個紙老虎,薩爾滸之戰(zhàn)也只是僥幸等等。
甚至,已經(jīng)有不少官員在彈劾熊廷弼,認為熊廷弼經(jīng)略遼東一年有余,始終沒有收復失地,只知道被動防守,沒有積極進取等等。
還有一些官員,甚至懷疑熊廷弼故意夸大戰(zhàn)功,欺瞞朝廷。
更有一些人,指責熊廷弼只知道給朝廷要錢要糧,絲毫不體諒皇上的艱難。耗費了大量的糧餉,卻只換來了幾次被動的防守等等。
其實,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熊廷弼之所以會被這么多人彈劾,也是朝廷已經(jīng)拿不出糧餉供給遼東的將士了。
自從熊廷弼經(jīng)略遼東以來,朝廷也一直在給全天下的百姓加派賦稅,供給遼東。但天下的窮苦百姓身上,又能刮下多少油水?
這一年多的時間,整個遼東的兵馬已經(jīng)恢復到了十幾萬,每個月消耗的糧餉都不是一筆小數(shù)字。
在這種情況下,剛剛上位的朱由校也是一陣頭大,對于天天要錢的熊廷弼自然沒什么好感。
再加上,朱由校上位之后,開始重用魏忠賢,對付東林黨。
閹黨與東林黨斗得火熱,熊廷弼也不知怎么的被卷入其中,每天的彈劾奏書都擺滿了朱由校的案頭。
在這種情況下,熊廷弼一方面為自己辯解,一方面主動請辭,時常在家中痛罵朝中官員的不作為。
這些消息傳回朝中之后,朱由校經(jīng)過一番考慮,準許了熊廷弼的請辭,并派遣東林黨人袁應泰接替熊廷弼,為新任遼東經(jīng)略。
當陸誠得知這一消息之后,親自前去送熊廷弼離開。
熊廷弼也只是叮囑陸誠,一定要盡力守住遼東,保住遼東的百姓。
送走熊廷弼之后,陸誠回到海州衛(wèi),招來了一個身穿粗布麻衣,相貌平平的手下,開口問道:“老包,現(xiàn)在情報處有多少人手了?”
“啟稟大人,目前情報處總計有行動人員六百五十八人,主要分布在遼東各地,還有一部分在草原、江南、京城等地。”
“京城有多少人手?”
“京城在冊的情報人員有六十五人,還收攏了一些外圍人手和兩個小幫派。”
“再安排五十個好手,我再給你派十名特戰(zhàn)隊員,跟在熊大人身后,必要之時,出手救下熊大人。”
其實,熊廷弼這一次應該沒有性命危險,后面還會被再次啟用。但為保萬一,陸誠還是安排了一些人手暗中守護一下,也算是回報熊廷弼的知遇之恩。
“是,大人,屬下這就下去安排。”
除了特戰(zhàn)隊,陸誠手底下還有一支編外人員,那就是專門負責情報的情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