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熟悉的開端,熟悉的節(jié)奏
對于赤腳醫(yī)生這個職業(yè),陸誠是最熟悉不過了,畢竟他就是靠這個起家的。
如今又回到了黃土高原,又干起了老本行,陸誠還真是有些感慨。
回到村子里之后,陸誠又去找了村支書白貴興:“白支書,咱們吃距離公社太遠(yuǎn),村民們看病也不方便。剛好我懂一些醫(yī)術(shù),平??磦€發(fā)燒感冒拉肚子,完全不在話下。今天在公社上,我跟衛(wèi)生院的醫(yī)生也聊了,準(zhǔn)備之后定期去置辦一些藥品,在村子里辦個衛(wèi)生室,方便給村民們看病,你覺得如何?”
“你真能給人看病?”
“當(dāng)然,要是沒有兩把刷子,我也不敢夸下????!?br/>
“那好,你有什么要求?盡管說出來?!?br/>
“暫時也沒什么要求。就是如果有村民找我看病,導(dǎo)致我無法去地里上工,隊里可不能扣我工分啊。”
“沒問題,只要你能夠給村民們把病治好了,我給你按滿工分來算。這樣吧,等明天上工的時候,我給各大隊的大隊長都說一下,讓他們通知下去,以后找你看病。”
“沒問題。白支書,咱們村一共多少戶人家?多少口人?你給大概說一下,我也有個譜。最近地里的活應(yīng)該不多,我趁著這個機(jī)會,也好統(tǒng)計一下村民們的健康情況。家里有慢性病患者的,有孕婦的,我都關(guān)注一下?!?br/>
“你有心了,我們白店村……”
對于做過一次的事,陸誠自然是相當(dāng)?shù)氖煜ぁ?br/>
這里雖然不是雙水村,卻也讓陸誠有一種親熟悉感、親切感。既然來到了這個村子里,也要切切實實的為這個村子做一些事,才不算白來一回。
等陸誠回到知青點的時候,已經(jīng)是傍晚時分。
今天白天,知青們也在村子里面四處轉(zhuǎn)了轉(zhuǎn),熟悉了一下本地的情況。
此時,一群人正坐在一起,討論著這里的一切。
如今,這群知青們的新鮮勁還沒過去,尤其是那些個燕京來的知青們,對什么都感覺新鮮。
等陸誠坐下來之后,秦嶺和李麗娟又說起陸誠今天在公社衛(wèi)生院的表現(xiàn),引得眾人一陣驚奇。
在這個還沒有通電的窯洞里,晚上眾人也沒有什么娛樂方式,甚至就著煤油燈看書都有些費(fèi)眼睛,也只能坐在一起閑聊了。
有兩個女生還帶了毛線,在那里一邊聊天,一邊嫻熟的織毛衣織圍巾。
第二天一早,隨著生產(chǎn)隊的鈴聲響起,村里的村民們也開始上工。
此時正值隆冬,地里的農(nóng)活并不多。
而且,這些知青們也都是剛到村里,基本上都沒有干過農(nóng)活,也不知道農(nóng)活該怎么干。
等到村里上工之后,陸誠和知青們也只是跟著生產(chǎn)隊,去地里到處看看,轉(zhuǎn)轉(zhuǎn)。
這里的土地大多都是坡地,有些地方還很陡峭,牲口都無法進(jìn)行耕種,只能人工進(jìn)行翻土,施肥等等。
還沒開始干活,只是在各個大大小小的山坡上轉(zhuǎn)了幾圈兒,幾個燕京來的姑娘就累得夠嗆。
那幾個陜省的姑娘還算好一些。
最后,村支書白貴興把村子后面靠近山崖的一片土地,分給了知青們負(fù)責(zé)。
當(dāng)幾人來到那個山崖的時候,正好看到對面的山坡上也有一群知青在忙碌。
這里的村民們身上的衣服都是破破爛爛,那些知青們身上的衣服都比較干凈,只要一對比,就很容易分別出哪些是城里來的知青,哪些是村民?
當(dāng)然,等過上個一年半載,那些城里來的知青們適應(yīng)了當(dāng)?shù)氐沫h(huán)境,逐漸融入了農(nóng)村,就會更像村民了。
兩邊山崖隔著四五十米,陸誠一眼就看到了對面的鐘躍民、鄭侗等人,伸手拍了拍旁邊的李奎勇,朝著對面一指:“看到?jīng)],對面那不是鐘躍民嗎?”
李奎勇走到山崖前,手搭涼棚,仔細(xì)看了兩眼,隨后高呼一聲:“鐘躍民!我是李奎勇?!?br/>
對面的鐘躍民聽到聲音,也立刻朝著這邊看來,很快就給出回應(yīng):“奎勇,你們也來了?我們?nèi)フ夷銈兺姘?。?br/>
“這里離得有些遠(yuǎn)了。要過來得繞30多里路呢,今天恐怕來不及了,等過兩天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