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清河縣武家兄弟
(地圖)
了解了陽谷縣的藥材商人之后,陸誠直接帶著來福、來旺,來到了那位王大戶莊上拜訪。
王大戶本名王寶財,家中三代從商,有良田千畝,十幾間商鋪,算是陽谷縣數一數二的豪強大戶,就連縣太爺也要給幾分面子。
陸誠對于北方的老山參、鹿茸都比較感興趣,很多丹藥都需要用到這兩樣藥材,尤其是強身丸等強健體魄的丹藥。
所以,陸誠這次也是讓來福來旺備上禮物,又帶了一些香水、龍虎丹,親自登門拜訪。
聽說是鄆城縣最近新崛起的陸大官人登門拜訪,這位王大官人也是直接帶人親自出門迎接。
王大官人是個40來歲,身材中等,面容和善的富家翁,看起來很好相處。
但陸誠卻通過對方的面相,走路的步伐,以及那眼神中泛起的一抹精光判斷出,這位也并不想表面真的和善。
能跑到北方和遼人做生意的,又怎會是簡單的人物。
“這位想必就是鄆城縣的陸大官人吧?果然是儀表堂堂,相貌不凡。快請進。”
兩人進了屋,王大官人倒是很熱情,立刻讓人送上茶水:“早就聽聞陸大官人年輕有為,搞出來的那什么百花玉露,龍虎丹,都是好東西。我之前還托人購買了一些,確實好用。就是的銷量有些少,不太好買到。今天既然見了陸大官人本人,這些好東西可得賣我一些。”
“沒問題,既然王大官人喜歡,我這里剛好帶了一些,就送予王大官人,當個見面禮吧。”
“這怎么好意思呢?那我就收下了。陸大官人大老遠的從鄆城縣跑到這陽谷縣,想必也不是單單來我這兒喝兩杯茶。如果猜的不錯,陸大官人應該是找我來談生意的吧?”
“沒錯,我們回春堂對于鹿茸和山參的需求比較大。聽聞王大官人這里能從北方搞到貨,陸某特地前來談談合作。”
“沒問題,只要你們陸大官人能給我提供一定數量的金槍丸、回春丹,我這里也可以把所需要的藥材都提供給你們。”
“當然沒問題,就是這價格…”
“價格都好說……”
接下來,兩人一番言語交鋒,討價還價,定好了雙方的合作事宜,以藥材,換丹藥,再補個差價。
陸誠送了王員外幾瓶香水,一些龍虎丹。王員外也送了陸誠兩根上好的老山參。
之后,王員外帶著陸誠在自家莊子上四處逛了逛,又留陸誠住了一晚上。
王員外常年與北方做生意,莊子上也養了一些好馬,陸誠走的時候,又從王員外手中買了3匹好馬,替換掉了自己三人的3匹劣馬,把劣馬賣了。
對于那位西門大官人,陸誠暫時并沒有去理會。
有了這三匹好馬之后,陸誠三人的行進速度倒是快了很多。
之后,陸誠一路向北,有時去山林里打打獵,有時去城中找找藥材商人談談生意,一路游山玩水,感受著這個時代的風土民情,就把該做的生意都做了。
不知不覺間,三人就走出了京東西路,來到了河北東路。
宋朝的行政區域劃分,實行的是路、州(府、軍、監)、縣三級。
大宋開國初年,將天下劃分為13道,之后又改道為路,先后分為十五路、十八路、二十四路等,路也就相當于省。
路之下為州,州這一級的單位,根據各地的情況不同,也有稱為府、軍、監的,比如濟州府、永興軍、太平軍等。
陸誠所在的鄆城縣,就屬于濟州府。陽谷縣屬于鄆州府。
如果單從名字來說,鄆城縣應該屬于鄆州府,但事實卻并非如此,也是比較特別了。
“少爺,前面就到清河縣了。”
“走吧,咱們進城。”
三人進入清河縣之時,剛好是正午時分,于是便找了家酒樓,先填飽了肚子,歇息了一陣,陸誠就吩咐道:“來福、來旺,你們去打聽打聽,這城里有沒有兩個姓武的兄弟倆,哥哥武大郎,是個賣炊餅的,弟弟武松,比較能打。”
“是,少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