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割據一方
(花榮妹妹花月)
隨著一聲喊殺聲響起,陸誠親自帶兵,直沖敵陣,徑直朝著那遼軍主將的大營殺去。
單看那遼軍主將營地上掛的耶律大旗,就知道這次的主將必定是一名皇親國戚。
沖到遼軍大營之前,陸誠勒住馬繩,手中長槍向前一伸一挑,直接將那遼營前的拒馬樁挑飛出去。接著調轉碼頭,接連挑翻了三四個拒馬樁,為后續人馬打開了一條通道。
隨后,陸誠一馬當先,如一支利箭,直接殺穿敵營,沖進了敵軍內部。
僅僅是片刻功夫,陸誠已經即將沖到那中軍大帳之前。
遼軍主將的親兵連忙列陣迎敵,高舉盾牌和長槍,結成了一個防御陣勢。
隨后就見陸誠沖到近前,從馬上高高躍起,竟然凌空跨過了遼軍匆忙建立的防御線,跳到了遼軍的大帳之前。
那遼軍主將剛要舉起手中的武器迎敵,就被俯沖而下的陸誠一槍刺穿,并將那尸體挑起,甩在了遼軍的主帳之上。
周圍的遼軍見狀,頓時亂作一團,陸誠趁勢掩殺,人如龍,槍如電,殺的敵人無處逃竄。
后面的史進也帶兵殺去,整個遼軍大營頓時亂成一片。
隨著遼軍中軍大帳被內部打翻的火盆燃燒,這場混亂就演變成了逃跑。
遼陽城中大軍趁勢殺出,一路追擊,像是趕羊一樣,攆著幾萬大軍跑。
遼陽城外到處都是喊殺聲,敵軍的騎兵也亂成一團,被遼陽的一千多騎兵追著打。
戰斗持續了一夜,也追殺了一夜,城外到處都是尸體,到處都是散亂的兵器、馬匹。
五萬遼軍氣勢洶洶而來,只在遼陽城下待了一天,就被擊潰了。
隨后,駐守在錦州的楊志,也派出呂方、郭盛二將,率軍四處攔截逃跑的練兵。
經此一戰,陸誠麾下兵馬已經在遼南站穩了腳跟。
與此同時,遼國天祚帝親率七十萬大軍,兵分兩路,企圖夾擊金軍,一舉擊潰金軍。完顏阿骨打也同樣親臨陣前,雙方展開對陣。
豈料,就在此時,遼國內部發生了內亂,遼國耶律章奴發動兵變.欲立燕王耶律淳為帝。天祚帝得知消息之后,被迫從前線返回平叛。
完顏阿骨打趁機率軍主動追擊撤退的遼軍,一路追到護步答崗(后世黑龍江五常西)與遼軍相遇。
此時,完顏阿骨打麾下只有兩萬金軍,便決定集中大部分兵力,進攻遼國皇帝所在的中軍,并以左右兩翼兵馬分散合擊。
沒有防備的遼軍,被金軍偷襲,大敗而逃,幾十萬遼軍一片混亂。
天祚帝在前線接連敗于金軍之手,威望大減,內部本就腐敗不堪的遼國,頓時四處掀起叛亂,整個北方烽煙四起。
而此時的大宋朝,還處于歌舞升平之中,并沒有抓住奪回燕云十六州的大好時機,更沒有想過趁機進攻遼國,收復北方。
以此時大宋的兵力,就算是不能進攻遼國,滅個西夏還是沒有問題的。
但宋徽宗和朝堂上的袞袞諸公都是安逸慣了,絲毫沒有進取之心。
此時,陸誠在占據了遼南之后,一邊鞏固統治,一邊加緊向西南進攻,擴大地盤。
政和五年十一月末,揚威軍占據來州,隨后沿渤海南下,打通了與大宋河北東路的通道。
緊接著,大批的流民、百姓,被送往遼南半島。與這些流民百姓一起的,還有永昌鏢局私下里尋找到的造船工匠,其中就包括后來上了梁山的玉幡竿孟康,那位梁山泊首席造船師。
這玉幡竿孟康,本是真定州人士,善照大小船只,因身材修長且皮膚白皙,人稱玉幡竿。
孟康原本是專門建造押送花石鋼的大船的,只因上面的管事一再催促責罰,讓他在極短的時間內造出大船,完不成任務就要被重罰甚至斬首。孟康不堪忍受,便斬殺了上官,逃命去了。
原著中,孟康也是在飲馬川和鐵面孔目裴宣一起落草為寇。
不過,陸誠之前特意讓永昌鏢局的人手留意,在那孟康犯事之后,就直接將其帶走,送往遼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