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晁蓋下線
沒有陸誠的關注,梁山泊上的發展依舊是如火如荼。
這費了好一番功夫,損失了不少兵馬之后,宋江還是成功捉住了有勇無謀的呼延灼,并將其收復。
之后,梁山開始全力收服附近的各處山寨,壯大自己的勢力。
在此期間,宋江一直以晁蓋是山寨之主不能輕易下山為由,讓晁蓋坐鎮梁山泊,他自己則是帶兵四處出征,收地盤、收小弟,搶錢糧、壯勢力。
梁山在宋江的經營之下,也快速壯大起來,頭領越來越多,手下的嘍啰也是不斷增加。
之后,宋江又給梁山人馬制定了許多規矩,劃分了各個部門兒,將兵馬分成了馬軍、步軍、水軍,還有各類后勤、情報人員。
在管理能力這方面,宋江這個押司,確實要比晁蓋這個“村長”更加專業內行。
至于政治手腕,晁蓋更是拍馬都趕不上宋江。
不知不覺間,晁蓋就被完全架空了。
除了最初跟著晁蓋上山的那些小弟,其余的梁山人馬基本上都是沖著宋江來的,效忠的也是宋江,和晁蓋沒什么關系。
就算是晁蓋再傻,也逐漸開始意識到,梁山已經不是他熟悉的那個梁山,他說話已經不管用了。
但此時已經晚了,宋江完全掌握了話語權,晁蓋也沒有了機會。
于是,晁蓋開始尋找機會,尋找一個可以帶兵下山,打一場勝仗,重拾威望的機會。
不久之后,一場獻馬風波,也為晁蓋晁天王敲響了喪鐘。
話說北地有一個綽號金毛犬,以盜馬為生的盜匪,名為段景柱。這段景柱來到梁山,自稱偷了一匹金國王子的照夜玉獅子寶馬,原本準備來到梁山泊獻給梁山頭領,卻在半道上被曾頭市的人搶了去,因此引發了晁天王與曾頭市的一場大戰。
原著中那段景柱曾言:“江湖上只聞及時雨大名,無路可見,特來獻馬?!?br/>
這話已經說的很清楚,江湖上只聽到了及時雨宋公明的名號,至于晁蓋晁天王是誰,人家根本不關心。
晁蓋好歹是山寨之主,聽到這話怎么還能忍?當即就要出兵攻打曾頭市。
與其說晁蓋是為了一匹攻打曾頭市,不如說是為了這匹馬背后所代表的名望、地位和話語權。
但此時的晁蓋,手底下只有最初的那幾個小弟,阮氏三雄三個打魚的,旱地忽律朱貴一個開黑店的,白日鼠白勝一個潑皮無賴。
至于其他的梁山上能打的將領,像呼延灼等人,根本調動不了,也不可能信任。
故而,晁蓋的這場出兵,更像是一場獨角戲。
梁山泊的大多數好漢都在默默看戲,看著晁蓋像是喝醉酒一樣,帶著手下那幾個小弟,非要大老遠的跑去硬剛曾頭市。
結果也和原著中并沒有多大的區別,晁天王終究是沒有躲過那一箭,被重賞帶回了梁山。
或許是臨死前看透了宋江,晁蓋也做出了自己最后的掙扎,原本應該直接把位置傳給宋江,卻留下遺言,誰能活捉史文恭,誰就是梁山之主。
這一條遺言,完全就是針對宋江的。宋江雖是梁山二把手,憑借的全是個人威望,武力值幾乎沒有,怎么可能活捉那武藝高強的史文恭?
若是讓山寨里的其他人活捉了史文恭,那豈不是直接成了宋江的老大?
梁山上表面上一團和氣,實際上也是山頭林立,什么二龍山、桃花山、飲馬川、青州派等等,一個個都是小團體。
若是真有人活捉了史文恭,就算是宋江威望高,地位也會被動搖。
當然,宋江也有自己的手段,比如找一個江湖地位高,武藝高強,但對梁山沒有任何貢獻的陌生人來當江山之主,這樣梁山弟兄們自然不會服從,還會埋怨晁天王立下的遺囑太過荒唐,梁山的位置最終還會落到宋公明手中,還會破解晁蓋的遺囑。
原著中,宋江選中的是大冤種盧俊義,靠著吳用的陰謀詭計,把盧俊義害的家破人亡,不得不上梁山。再利用盧俊義的武藝活捉史文恭,來個一推三讓,順利將梁山之主的位置挪到自己手里。
或許,以晁蓋的智商根本想不到自己的臨終遺計會被宋江這般輕易破解。
當然,這一次的盧俊義,已經不止是大名府的一位富家翁,還是汴京新軍中的一員將領,宋江會不會選擇這位當做大冤種,就不好說了。
當然,此時的陸誠,并沒有去關注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