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執政人才
“伯喈先生,不知可否一觀焦尾琴?”
“自然可以,昭姬,去將琴取來。”
“是,父親。”
華夏古代有四大名琴,齊桓公的“號鐘”,楚莊王的“繞梁”,司馬相如的“綠綺”,以及蔡邕的“焦尾”。
陸誠在音律一道上的造詣還要勝過書法,自然對這四大名琴之一的焦尾很感興趣。
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就沒有兩棵完全相同的樹木。使用不同木材制作出來的琴,效果自然也會有所不同。
陸誠接過焦尾琴,放置于身前桌案之上,屈指彈了一下,但聽得琴音清亮,如清泉之水,如竹林之風,讓人倍感舒適。
隨后,陸誠撥動琴弦,信手彈了一曲高山流水,一曲美妙絕倫的琴音揮灑而出,如山之巍峨,水之靈動,立刻便吸引了蔡邕父女二人。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即便是以精通音律著稱的蔡家父女,也被陸誠爐火純青的演奏所折服,完全沉醉在樂曲中。
待一曲終了,余音裊裊,陸誠松開琴弦,感慨一聲:“久不曾撫琴弄簫,倒是生疏了。”
“陸太守之技藝,堪比古之師曠、伯牙,老夫佩服。”
一旁的蔡昭姬忍不住開口詢問:“陸太守,適才聽你所彈奏的高山流水,似乎與傳下來的樂譜并不相同,其中改動頗多,不知昭姬能否請教一二?”
蔡邕也是忍不住開口道:“太守,我這女兒自幼癡迷音律,今日得見太守精妙絕倫之技藝,失禮之處,還請見諒。”
“無妨,良琴難得,知音更難覓。陸某也難得尋到一個可以交流音律之人,昭姬小姐但問無妨。”
“昭姬失禮了,此曲適才第六段中,太守所用指法似乎別具一格,還請賜教……”
之后,陸誠與父女二人從指法談到技藝,談到樂理,書法等等,相談甚歡,不知不覺便過去了一個多時辰。
直到傍晚,忽有下人前來通報,說是有要事要陸誠處理,陸誠才離開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