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潁川名士
至于郭嘉,同樣顯得對陸誠很有興趣。
“久聞陸太守橫掃遼東的事跡。嘉也是心向往之,不曾想今日竟能在此相見。不知能否請教,太守因何到此?”
“自是為尋訪賢才,掃平戰亂。”
戲志才開口道:“久聞陸太守在遼東勵精圖治,使百姓衣食俱足,更是廣開學堂,普及教育,可有此事?”
“當然,伯喈先生此刻正在遼東,替我主持教育。至于百姓,想必諸位應當聽過玉米、紅薯、土豆,皆是我遼東高產糧種。”
“我倒是對太守如何掃平鮮卑、夫馀等國比較感興趣,不知太守能否為我答疑解惑?”
“亦無不可……”
戲志才與郭嘉對陸誠有問有答,荀攸也偶爾插上幾句,陳群則是基本在旁觀。
“陸太守,如今青州黃巾又起,各郡已經糜爛。青州與遼東隔海相望,若是太守占據青州,又當如何快速平定戰亂?使百姓安居樂業?”
“青州之亂,在于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可………”
陸誠簡單說了一些思路,并圍繞著“以工代賑”為主,以有限的錢糧物資,穩定局面,盤活經濟,恢復市場。
其實,戲志才發出此問,主要是看陸誠如何執政,如何對待百姓。謀士擇主,會選擇和自己相性一致的,如此才能君臣相得。
只是幾人卻沒想到,陸誠不僅說出了自己的志向,而且對于收復青州已經有了一套完整的思路,顯然早就對青州有所圖謀。
當然,這一套思路只適合遼東,如果別的諸侯拿去用,十有八九被拖死。
戲志才、郭嘉等人雖然都是見識廣博的智謀之士,但畢竟是生長于這個時代,思想多少受到了這個時代的限制。
而陸誠卻是擁有著上千年的豐富閱歷,掌控著后世兩千年的諸多學問見識,僅僅是拋出一些新穎的觀點和思路,就讓幾人耳目一新,忍不住再次對陸誠刮目相看。
就連一開始因為出身原因對陸誠有些看不上的陳群,也忍不住豎起耳朵仔細聆聽。
這一聊就是一個多時辰過去,不知不覺,已經天色將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