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何為國術
吃過一頓簡單的早餐,兩人又聊了一個多小時。陸誠從唐紫塵的口中得到了更多有關國術的信息,唐紫塵也發現陸誠的確像是自學成才,對于很多東西都有一套自己的見解。
國術脫胎于軍伍,只殺敵,不表演,只殺人技。
抗戰時期,29軍大刀隊令敵寇聞風喪膽的“破鋒八刀”,就是來自于武術名家馬鳳圖。
馬鳳圖承家學練家傳劈掛、八極拳,后又得到其他武術名家的指導,深諳八極拳精要,還曾與神槍李書文等人創立“中華武士會”,希望能夠整合各門各派的功夫,強國強種。
也正是因為民國時期那些武術名家的互相交流,相互傳承,才使得國術發揚光大。
不過,之后火器時代的到來,也讓國術的發展受到了極大的打擊。
當時的武術名家,八卦掌宗師程廷華,就因遭遇了一隊手持火槍的德國兵,與對方發生沖突,躲避火槍之時跳上屋頂,發辮卻被瓦片纏住,最終死在了洋人的亂槍之下。
程廷華的死,也讓當時的世人對國術大為失望,這就好比神勇無敵的呂布,被一群拿著火槍的雜兵干掉了。
之后,許多達官顯貴紛紛解雇那些護院武師,原本備受歡迎的武術名家們,也開始落魄。
經歷了亂世之后,到了太平盛世,國術就越發衰微。
畢竟,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習武之人血氣方剛,更容易沖動,受不得屈辱。一旦發怒,便可能因怒殺人。
到了如今,國術已經完全沒落。絕大多數的普通人,根本不知道有國術的存在,認為那些所謂的傳統武術,都只不過是花架子,甚至還不如一些外國的跆拳道、空手道受歡迎。
反而是在海外,還有許多華人堅持傳承國術,甚至將國術與火器結合起來,形成了強大的戰斗力。
相比于唐紫塵,陸誠經歷過的大多都是古代的戰爭廝殺,挺槍躍馬,在千軍萬馬中來去縱橫,這種積累起來的殺人技,更加直接了當。
也正因如此,陸誠的格斗技巧與唐紫塵的大有區別。
古代戰場廝殺,除了少數需要斗將的情況,大多數面對的都是普通士兵,而且通常要持續長時間的戰斗,必須要分配好體力,每一次出招在快、準、狠的同時,還要盡可能的省力,以應對長時間的戰斗。
唐紫塵經歷的戰斗,規模要小上很多,但卻要面對各種火器,而且經常會碰到同水平的高手。因此,就需要一些爆發力強的大招,在關鍵時刻可以扭轉戰局。
這兩種格斗的技巧和思路,都是因為不同的環境造成的,并沒有高下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