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殿試
會試考中者稱為貢士,考中貢士也就基本等同于考中了進士。
接下來的殿試,則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確定貢士的排名,定下三甲榜單。
殿試分為三甲:一甲取前三名,賜進士及第,分別為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二甲中排名第一的也稱傳臚。三甲賜同進士出身。?6?8
只要能夠考中貢士,最差也是個同進士出身,具備了做官的資格,放出去就是一任知縣。
一甲的前三名,自然是直接分配到翰林院做官。其他二甲、三甲的,也有望進入翰林,只是要通過進一步的考核。
科舉中也存在鄙視鏈,翰林出身鄙視二甲,二甲出身鄙視三甲,三甲出身鄙視舉人。
某些幸運的舉人,也是有可能混到官做的。
隨著陸誠摘得會試榜首,有關他的故事,也開始在京都城中廣為流傳。
幼年喪母,少年喪父。奮發(fā)向上,苦讀詩書。十歲被拐,得遇貴人相助。十一歲嶄露頭角,奪得小三元。十四歲鄉(xiāng)試第一,摘得解元。十五歲赴京趕考,再次拿下會元。
這樣的成長歷程,就像演義小說、話本故事中的人物一樣,極富傳奇性。
十五歲的少年的天才,本就十分罕見。而今又在科舉上一路過關斬將,連中五元,誰人不稱一聲少年天才?
一時間,京都百姓議論紛紛,都猜測今年這會元公怕不是文曲星下凡。有好事者甚至設下盤口,下注陸誠會不會高中狀元。
當然,也有一些人并不看好陸誠,認為陸誠太過年輕,鋒芒太盛。
不過,這一切都掩蓋不住陸誠的卓越。
與才名同時名動京都城的,還有陸誠那卓爾不凡的相貌,溫文爾雅的氣質。
無論在哪個年代,當個人的身材容貌達到極致,得到廣泛的認可,同樣可以青史留名。
有些史書上的帥哥,甚至直接活成了形容詞,比如潘安、宋玉。
如果一個少年天才,再擁有超凡脫俗的容貌氣質,瞬間便能被人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