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殺出一條血路
此一役,公孫瓚率兩萬幽州精銳步兵,一萬幽州突騎,三千白馬義從攻打幽州治所薊城慘敗而歸。
步兵剩余一萬,突騎剩余五千,白馬義從剩余五百。
公孫瓚收攏殘兵,準備退回北平再作打算。
數日后,當他們來到雍奴縣時,董越早已率領飛熊軍在此等候多時。
看著那面熟悉的’董‘字大纛,嚴綱大驚,立刻找到公孫瓚稟告道:“主……主……公,先前屬下遇到的正是這支部隊!”
飛熊軍與白馬義從雖然都是精銳,但飛熊軍是重騎兵,看它名字便知道,能飛起來的熊,熊力量很大,但速度并不快,所以給他們配上戰馬,就能飛起來。
他們的戰馬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西域良駒,一般的中原馬根本就支撐不住他們這重量。
而白馬義從全是輕騎兵善于奔襲與騎射,北方草原民族都是輕騎,他們幾乎就穿著皮甲,白馬義從對抗他們自然也要是輕騎,不然追不上,再厲害又有什么用。
飛熊軍各個都是鐵盔鐵鎧,甚至連戰馬都帶了鐵頭套。
上次,白馬義從與飛熊軍大戰之后,白馬義從只剩五百,而飛熊軍還剩兩千。
公孫瓚也是久經沙場,看一眼便知道飛熊軍的戰斗力,他們現在雖然有人數優勢,但人困馬乏而且都是風餐露宿,士兵們都沒吃飽飯,戰斗力起碼少了五成。
此時,兩軍對峙,氣氛緊張到極點。
面對士氣低落的幽州軍,董越卻不急于進攻,而是保持陣型原地不動。
兩軍對壘間,公孫瓚橫握長槍,挺立于軍前,高聲問道:“你是何人?”
董越打馬出了陣,回喊道:“我乃并州牧麾下大將董越,公孫伯圭若肯下馬受降,便可保全性命,麾下將士亦可免遭殺戮之禍!”
董越,公孫瓚在群雄討董時聽過,但并未見過,他知道董卓麾下有一支飛熊軍,由董越統領,但群雄討董時,公孫瓚與董越壓根就沒遇上。
公孫瓚聞言,面色鐵青,咬牙道:“董越匹夫,休要狂妄!我幽州兒郎沒一個是貪生怕死之輩?!?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