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陳元娘出生的時候她阿爹從縣丞被貶為庶民,她也從金尊玉貴的官家小娘子變成了農(nóng)女,自幼割草放牛做苦活。就連指腹為婚的親事都沒了聲響。家里的糧罐見底,元娘一邊被阿奶罵賠錢貨,一邊被趕去山上挖野菜。好在十里八鄉(xiāng),數(shù)她眼睛最尖,每次都能采到最多的野菜。然而天降大運,她再不必挖野菜了!因為已是高門大戶的未婚夫婿家中來人退婚了!!厚厚的交子,數(shù)不清的箱籠賠禮,甚至還有她家以前的祖產(chǎn)宅子,這哪叫退婚,分明是財神爺來點化渡人來了。可也引起滿村人妒忌,圖財來求親的人踏破門檻。她阿奶看了眼如花似玉的孫女,還有到了啟蒙交束脩年歲的幼孫,咬牙拍板。“搬!搬家!”全家麻利地去了天下最熱鬧繁華的汴京,住進了臨街帶鋪面的一進小院,過上了市井人家的日子。小劇場一:晨露濃郁,灶上蒸籠煙氣裊裊,阿奶和阿娘在鋪子里揉面團做蒸餅,至于元娘……她挽起袖子正準備幫忙做活,慘遭阿奶無情一拍,白皙的手臂浮起胭脂色紅痕。阿奶潑辣的嗓音填滿整個屋子,“你個死沒腦子的,哪家好小娘子露胳膊露腿,要找親事不要?家里指望你掙這三瓜兩棗?”生性溫順的阿娘默默給她揉傷口。“買兩身鮮亮衣裳。”阿奶扔下沉沉的小錢袋,沒好氣的繼續(xù)說,“找個好夫婿才是要緊事。”元娘絲毫不惱,只顧抓緊把錢袋塞進袖口,松鼠似的連連點頭,對著阿奶裝乖賣巧。正溫書的幼弟則板著臉道:“阿姐不必擔憂,我努力進學,來日高中為你和阿娘掙誥命,不靠外人光耀門楣。”小劇場二:家中人過于出挑,元娘只好依言拿著小錢袋,和鄰里小娘子成日流連瓦子、茶肆,吃喝看熱鬧之余,再物色物色良婿,儼然成了汴京城土生土長的小娘子。陳元娘很快盯上了一個家世優(yōu)渥的俊俏書生,對方時常來家里鋪子買蒸餅,目光總是直直盯著她挪不開。她故作嬌羞,時不時仰著貌美的臉請教習字,逗得對方徹底動心淪陷。于是,她家小門前每日都有新鮮玩意,有時是胭脂,有時是糕點,有時是珠花……某日添了盞花燈。鄰里的小娘子揶揄她,“上元節(jié)可是汴京小郎君和小娘子們互表情衷的日子,你家書生恐怕是要邀你出門看花燈、明心意了呢。你別羞,我啊,替你瞧過了,他出手大方,必定家底殷實,人又俊朗……”“你有福氣啦。”小娘子邊被元娘追趕,邊笑嘻嘻說。果然,上元節(jié)后,二人情意漸濃。直到書生表明身份,要上門提親,明媒正娶,陳元娘如遭雷擊,愣在原地。那不正是她退了婚的未婚夫家嗎……注:1、架空宋朝,不考據(jù)2、弟弟現(xiàn)代人穿越,走科舉路(上輩子女主和弟弟就是姐弟,所以這輩子不管心理年齡,依然有血脈壓制)3、女主是真物色夫婿,廣撒網(wǎng)的那種,男主恰好是魚中王者,所以脫穎而出4、本質(zhì)上是吃吃喝喝的團寵日常流,有人科舉,有人養(yǎng)家,女主負責開心5、阿奶是好阿奶!!!參賽理由:女主家本來是鄉(xiāng)里吃不飽飯的農(nóng)民,一家人努力生活,日子逐漸富裕,之后,女主更是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帶家人改變階級,地位大幅躍升,符合“魚躍龍門后來居上”征文主題方向。推薦預收文《汴京生活日常》文案:都說古人封建,女人只能從一而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被人看了手臂都要自盡。徐岑兒穿越到北宋以后,才知道這都是刻板印象。在北宋,寡婦再嫁很尋常,宰相高官追在腰纏萬貫的寡婦身后求娶,甚至二嫁皇后都不止一位。而在繁華如許的汴京,女子也常常上工做活,富貴之家以聘請廚娘為風尚。恰巧,她娘就是寡婦,還是位手藝高超的廚娘,出入大戶人家做席面,收入頗豐。她早死的爹還留了一座位于汴京州橋旁的大宅子,堪稱現(xiàn)代市中心的四合院。徐岑兒就這么跟著她娘進出富貴宅院做席面,打下手,時不時吃著阿娘偷偷給她的宴席里品相最好的櫻桃煎,聽著婢女說閑話。她準備來日繼承她娘的手藝,進可做個廚娘,退可空出幾間屋子收租,日子美滋滋。然而,忽有一日,她娘面色沉重的拉她談心。“我要改嫁了。”嗯,這是阿娘的自由,徐岑兒表示支持,但她得看看對方的人品。“他是秘書省的著作郎,從八品的官,雖說窮了點,又好吃,但好歹是個官身。“你知道,我嫁人是為了給你找爹。”徐岑兒發(fā)懵,怎么又扯上她了?但她娘雷厲風行,不但迅速成婚,還趁著便宜爹的官身,替她榜下捉婿,忽悠來一個外鄉(xiāng)的年輕進士。年輕進士雖過了殿試做天子門生,但既不是一甲備受矚目,又沒能外放得以斂財,只在秘書省做個校書郎,連個靠汴京城墻的小宅子都買不起。對此次會面,徐岑兒消極怠工,她見過的進士老爺們哪個不是鼻孔朝天,她才不想倒貼受罪。直到見面……年輕俊秀的進士一見到她便紅了耳根,殿前應對天子尚且對答如流的人,此刻結(jié)結(jié)巴巴,拱手不知如何輕聲才能不驚擾了她。而徐岑兒打眼一看,身量高挑,斯文俊秀,就眼前人的樣貌,住進她家也不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