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副導演
返回燕京的公務機比來時多了一個人,原本還要在滬市待幾天的劉新穎臨時更改了計劃,跟隨李牧的公務機趕回燕京。
之所以這么著急,是因為“老兵不死”項目的啟動已經刻不容緩,她要趕回燕京,幫助李牧把團隊搭建起來,同時開始著手“老兵不死”的宣傳策劃。
老兵不死這個慈善項目意義重大,而且用李牧的話說,如果慈善也分先后緩急,那么老兵不死必然是最急最重的一個,因為那些在戰爭中浴血奮戰,又經過五十幾年和平時光的老兵們,現在已經飽經風霜,進入了風燭殘年,而二戰老兵是一種不可再生的群體,所以針對他們的幫助,必須盡快展開。
老兵不死的第一個階段,將和《飛虎隊》電影的拍攝進行配合,先在全國范圍內尋找幸存的華夏籍飛虎隊員,然后對他們進行跟蹤采訪和救助,同時隨時向全社會報道,讓這批老飛虎隊員們進入到公眾的視野,同時也把老兵不死的核心價值觀輸送給全國觀眾,隨著電影熱度的不斷醞釀,隨著老兵們的不斷曝光,相信民眾一定會重新意識到老兵對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所付出的一切有多么偉大,那個時候,再呼吁全社會去關注所有的二戰老兵,也就自然能夠水到渠成了。
《飛虎隊》這部電影馬上就要先在美國開拍,斯皮爾伯格一邊準備帶著好萊塢團隊在美國拍攝美國本土的鏡頭,一邊派出他的制作團隊開始在華夏選址并且搭建拍攝場地,等美國的戲份拍完,團隊直接趕到華夏,緊接著就會進行后續的重頭戲拍攝。
李牧的想法就是把《飛虎隊》這場王牌打到極致,一定要利用YY的信息投放能力,以及這些大牌明星的影響效應,在國內不斷的曝光這部電影的制作進度,同時制造熱門話題,讓觀眾們一直關注,在這個基礎上,讓“老兵不死——尋找幸存飛虎隊員”這樣的社會公益行動來借電影的強大影響力,把這個公益活動推火的同時,再讓它和電影本身相互拉動,形成一個互相促進的捆綁機制。
關于這一點,李牧在飛機上給劉新穎透露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你這邊抓緊落實團隊,同時著手宣傳策劃和物料準備,再派出工作人員和記者一起去搜尋幸存飛虎隊員,我這邊跟好萊塢那邊協調,等好萊塢的團隊到國內之后,就先安排斯皮爾伯格帶著所有華夏和美國的主演一起去拜訪這些幸存飛虎隊員,搞一個《飛虎隊》演員向歷史原型致敬的活動,到時候我們把所有能叫的媒體都叫上,把聲勢做大一些。”
劉新穎立刻點了點頭,說:“我跟媒體的關系還是很好的,跟許多媒體行業的朋友都有非常好的私交。”
說著,她才意識到李牧的媒體關系怕是比自己還要好的多,于是便謙遜的說道:“不過跟李先生比起來肯定是小巫見大巫了。”
“我接觸的媒體其實也不多,如果真論私交的話,肯定沒法跟你相提并論,所以將來的媒體資源這一塊,就得需要你來好好梳理和維系了。”
真正的名媛自己可能極少拋頭露面,但卻認識一大堆整日拋頭露面的人,像劉新穎這樣在二代圈、媒體圈以及時尚圈都有很強大人脈的人來說,她自己本身就具備了很強大的推廣能力,李牧雖然與媒體的關系也很不錯,但畢竟不可能凡事親力親為,所以有劉新穎這樣的人幫忙,確實是最合適的選擇。
……
回到燕京,李牧立刻安排牧野科技、淘寶科技以及支付寶的財務人員與劉新穎碰面開會,讓她們去處理具體向基金出資的問題,企業出資相對麻煩,有很多流程要走,不過李牧個人出資就方便多了,他現在賬戶里所有的錢都是完稅的收入,可以隨便花,可以隨便轉,也可以隨便投資和捐贈,完全不受任何約束。
把“老兵不死”的項目交給劉新穎,李牧基本上可以放心,于是便立刻跟寧昊約了見面,溝通《飛虎隊》的一些相關事宜。
對寧昊,李牧是非常信任的,而且也一直有心要捧一捧他,《瘋狂的石頭》若不是自己壓著不讓上線,他恐怕現在早已經在國內成名了,但這部電影一直被自己壓著,寧昊一句反對的話也沒有,只沖這一點,李牧也覺得對他有所虧欠。
有些時候,帶人、帶團隊、帶合作伙伴,就是要有一種虧欠感,不能總是計較得失,他花了自己多少錢,給自己賺了多少錢,自己在他身上到底是賺是虧,如果是抱著這種心態做事的leader,一般不會成長的太遠,也很難組建一支真正強大且穩定的團隊;
相反,如果時刻能夠在心底對對方有一種“虧欠預警”,總是在心里問自己,我有沒有哪里虧欠了他,如果有,趕緊彌補,如果沒有就繼續保持警醒,這樣的leader才能夠真正擁有一支強大、穩定、所向披靡、橫刀立馬的團隊。
李牧的創業生涯中,一直努力讓自己對所有重要的員工以及合作伙伴保持著這種“虧欠預警”,所以他的核心團隊才能夠一直保持穩定,從來沒有一個核心層員工有過離職,或者是另起爐灶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