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鯨吞的盛宴
微博與博客,看起來雖然只差了一個字,而且很多人都說前者是后者的輕量化版本,但實際上,在李牧的觀點里,這兩種產品從根源理念上就有很大的區別。
博客這種東西,就像是美國的黑鳥偵察機,注定是要被互聯網行業淘汰或者邊緣化的,就像是當年橫行的聊天室一樣,是某個時間段的過渡性產物,屬于它的生命周期就那么短短幾年,過了這幾年,它就再也不可能恢復往日的榮光。
這種過渡性產物在實體行業也多有體現,最明顯的就是小靈通,火的快,死的也快,它之所以能有短暫的輝煌,是因為移動通信的設備以及使用費用在那個時間段過于昂貴,而普通座機雖然設備和使用費用相對便宜,卻沒有移動通信的能力,所以夾在中間的小靈通立刻找到了屬于它的夾縫市場。
可是,小靈通本身就是一個存在重大技術硬傷,并且極度缺少升級空間的畸形產品,當產業升級,或者頂部產業開始施壓的時候,它就像是活在榨油機中間的豆子,完全沒有任何抵抗能力。
在李牧看來,未來的互聯網除了強垂直領域之外,其他的所有產業模式都必須要融入社交才是最終的發展形態,必須要在自有產品內產生人與人的強互動,否則任何產品都有被淘汰的一天。
所謂強垂直,就像是導航軟件、翻譯軟件、天氣軟件以及生產工具這種功能極端垂直的產品,比如photoshop永遠不需要考慮在自己的產品內加入社交,高德和谷歌導航也沒必要強求用戶在自己的軟件內開展社交。
但是,除了這種強垂直軟件之外,其他的產品都需要社交屬性的加持才能夠保障自己的生命力,網易云音樂的成功之處在于融入了社交,知乎之所以壓過百度知道、成為傳說中的高逼格社區,也正是因為融入了社交性質。
正是社交的屬性,給了人們裝b的舞臺、給了人們裝b的動力,給了人們通過個人影響力變現的通道,微博也是一樣。
博客的社交性之弱,與小靈通沒有什么本質上的區別,但是,微博或者titter的社交性之強,簡直是僅次于微信這種社交軟件,李牧也不知道微博、titter這樣的產品到底有多強的生命力,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比任何一種博客的生命力都要強得多。
若干年后,新浪微博因為廣告橫行而逐漸式微,但是titter卻一直在國際舞臺上煥發著旺盛的生命力,足以證明titter在全球范圍內的生命力,如果yy的產品體系里能夠孵化出一個titter,那yy的整體戰斗力就會更加強大,所以對李牧來說,微博確實是必須要做,而且必須要以全球化的格局去做,并且做到最好。
只是李牧之前并沒有想過,微博的模式竟然會這么快就被別人想到,幸好想到的人是陳同,否則如果成競爭對手的話,有可能就會為yy的未來增加了一個有威脅的敵人。
雖然眼下騰訓已經成了歷史,但李牧骨子里還是很推崇后世騰訓的整體運作模式,騰訓以qq和微信為核心,全力發展自己的閉環與生態,無論互聯網行業有哪些板塊,作為一個巨型企業,只要能做的,就一定去做,做起來則已,如果做不起來,就投資、收購做得好的,總之,所有能涉獵的領域都要涉獵。
李牧的目標也是一樣,永遠不會認為自己的版圖已經拓展得足夠大了,永遠對新興領域心懷敬畏與渴望。
于是,李牧在公司核心層宣布,立刻成立titter事業部,并且由現階段博客負責人陳同擔任事業部總經理。
之所以命名為titter事業部,而不是微博事業部,就是為了最大程度的做好保密工作,如果提前透露出微博這兩個字,那么現階段的互聯網人很容易就會聯想到這兩個字的背后意味著微博客,也就是精簡輕量化的博客,這樣一來,戰略意圖至少提前暴露一半。
但是,叫titter就很抽象了,華夏互聯網公司從這個英文單詞上不可能弄明白,這背后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產品,海外尤其是西方互聯網公司也不會聯想得到。
畢竟,如果告訴一個華夏互聯網人,說牧野科技準備開發一款軟件,名字叫逼b叨叨,那很多人也同樣是一臉懵逼,搞不清這背后到底是什么意思。
titter事業部在牧野科技內的級別很高,事業部不受任何副總裁管控,陳同直接向李牧匯報,而技術部門則需要無條件給予所有支撐,以實現titter盡早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