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新風口
李牧一家往上數五代都沒有出過一個當官的,所以到了李牧這一代,即便是重生回來,李牧都不想跟市場經濟之外的其他經濟形勢打交道,也正是因為如此,在他看來,趙賢良從事的行業,完全是自己打死都不會踏足的領域,無論是能源還是鋼鐵,都讓李牧極度沒有安全感。
這兩個行業造就過許多億萬富翁,但也讓許多人家破人亡,而且,國內富豪排行榜能進前十的商人,幾乎沒有這個領域出來的,足見這個行業的某些特點。
而且,趙賢良現在的身家至少幾十億起步,按理說也算是富甲一方,但是李牧上輩子從來沒聽說過趙賢良這個名字,由此可見,他到了2010年以后,發展的應該不會太好,否則的話,自己不可能連聽都沒聽說過。
這樣基本也就可以斷定,趙賢良往后的發展空間并不大,甚至很快會開始走下坡路,這種時候如果還不趕緊做產業結構的調整,一旦大勢來臨,他根本就轉不過身。
做企業就像打仗,越大的企業機動性越差,三五個人的小創業公司,正往南走的時候,老大一招手,一句回頭,大家就能立刻扭頭向北,三五百甚至三五千人的企業,老大下命令換方向,一定有很多人轉不過來,甚至不跟他走,如果非要完成轉身,要么進行一次內部清理,要么費很大的力氣一個山頭一個山頭的逐個擊破。
趙賢良這種做實業的,固定資產占比太高、債務占比高、人員基數太大,拿幾個億現金又貸款十幾二十億投一個工廠,上千工人維持運轉,一旦行情下行,賠著錢也要堅持生產,否則一旦停工銀行就會干預甚至查封,這種情況就像是在萬丈深淵里急速下墜,還妄想什么轉身?不粉身碎骨都燒高香了。
所以,李牧聽說過許多像他一樣的實體企業家,昨天還是億萬富翁,明天就欠了銀行上億瀕臨破產。
不懂的時候覺得,這些富豪也是傻缺,隨便把固定資產賣一賣也能有個上千萬家底,留著養家糊口,不至于什么都沒了,但稍微了解一下就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到了不行的時候,他也想割肉離場,關鍵割肉也輪不到他,他能活著的時候,沒人找他麻煩,一旦他快死了,銀行和債主們一人拿著一把拆骨刀就沖上來把他大卸八塊,然后上千員工再像螞蟻一樣,把骨頭上剩下的最后一點肉丁搶個一干二凈。
趙賢良從起家開始,基本就是一半白一半灰,現在雖然開始逐漸洗白,但是產業特殊性擺在這里,只要還掙著這份錢,就別想徹底洗干凈,就好像井下的掘進工不可能手上不沾染煤灰一樣。
不過,隨著資產規模的愈發增長,他也逐漸感覺到各種各樣的壓力,壓力越大,越覺得未來有些發虛。
他由衷覺得李牧說的沒錯,這兩個行業,受大勢影響太嚴重了,身在其中的人都摸不清楚脈絡,有的時候行情像洪水一樣沖刷而來,想不賺錢都難,但有的時候,行情陷入長久干旱,恨不得讓人顆粒無收,今天打開門賺錢,明天打開門燒錢,未來充滿變數。
不過,資產平攤,說起來簡單,可是做起來,哪有這么容易。
他輕嘆一口氣,對李牧說:“我最近也在想你剛才提到的問題,分批逐步的將資金和資產從原本的行業里抽出來,然后投入到其他領域里去,但是我接觸的行業不多,很多行業可以說是一竅不通,還不如在現有的行業里更有把握。”
說罷,他問李牧:“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李牧忙說:“趙叔叔,具體的建議,我不敢隨便給,因為我本身不懂實業,不過我倒是覺得,往后的實業發展,也需要往高精尖的方向走,才可以走的更遠、做得更大。”
說到這兒,李牧掏出自己的彩屏手機,道:“您看,電子產品信息可視化的趨勢越來越強,幾乎所有的家用電子產品都會帶上一塊或大或小的顯示屏,但是,傳統材質的手機屏幕,外面就是一層透明的塑料,放在口袋里三倆月,這層塑料基本上就花得一塌糊涂,如果哪家玻璃企業能夠轉型專門為電子產品生產研發超薄、超硬、超清晰的屏幕玻璃,這家企業就有可能打開一個全新的市場,并且一路領跑。”
趙賢良微微點了點頭,笑道:“我回頭一定要抽時間好好研究一下,看看有沒有什么合適的方向,如果有,我就逐漸做一點布局,免得將來出了問題太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