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人體塑化工廠,出現在北方城市,由國外人員開設,主要便可以理解成將人塑化,制作成動作不一的標本。 在那里,你可以清晰的看清尸體肌肉的每一分輪廓! 還有一些人不加工,直接販賣。 西國曾經有明碼標價的販賣人臉。 “你能要點臉嗎?” “我不要臉。” 這案子的出現,讓這番話出現了可能不是比喻,不是罵人,而是字面意義上的‘要不要臉’的選項。 對方賣臉。 六百刀樂,能購買兩張人臉,甚至你可以親自選要哪張臉,隨后對方親手將其剝下遞給你。 至于眼下這起案子...... “燕羅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創立于1998年,九月一日。” “他們主要制作產品為一款保健品,但并未經過宣傳,所以知道人員不多。” “又根據警方調取到的市場信息來看,對方的公司一直虧損,但卻沒進行該有的止損行為,仿佛不在乎這些虧損一般。” “而由案件為中心,對其進行細致偵查,我們發現對方其中一個工廠不對勁!” 晚上,八點半。 數不清的警車行駛在道路上,刺耳的警笛震動著耳膜。 徐嚯坐在副駕駛,耳邊是李建業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