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億萬富豪家庭的孩子,極大概率不會出現自卑的性格。 反觀生活較差的,即便生活不差,但某方面也會自卑。 這是環境因素決定的,只要環境不變,那肉體不論換幾次,大概率也是這個性格! 除了一些天才,否則這幾乎成了定律。 而由此又可得出一個結論。 “基層人的欲望很迷茫,不夾雜主觀思維思考出的目標,所以往往都是所生存環境壓迫個人的另一個極端?!?br/> “缺愛的妄想被愛,孤兒幻想父母柔情,舔狗渴望愛神垂憐。” “缺錢的,他的欲望是有錢!” “越缺什么,就會越想要什么!” “那么,反過來思考,一個人越想要什么,就越缺什么。” “換句話說,一個人越缺什么,他的環境就會呈現出缺乏這玩意的樣子!” 看著對方,徐嚯的眼神逐漸認真,神情愈發嚴肅。 “那么......” “兇手的環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