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個喜并不是秦京茹肚子里又有了,而是秦京茹的哥哥,在當地公社弄了個臨時工的位置。 這件事說跟何雨柱無關吧,也有點關系。 也就是何雨柱鼓動老李搞了個磚廠之后,這個上面真掙到了錢,并且有了社會效應。 說白了,就是讓老李換到了名聲。 ~大廠領導關心農村,在自身發展的前提下,提供技術,提供資金,幫助農村發展副業···· 這新聞稿都不用吹牛,只要實話實說,對于老李來說,就是相當好的成績。 關鍵這種事見效快啊。 除了挖窯口的錢,其他沒啥成本,燒磚不像燒瓷器那樣,技術含量沒那么高。 關鍵燒出一窯磚出來,那錢都是能算的清的。 一塊磚不管是一分還是幾厘,一窯多少磚,幾天燒一窯,都是能算得出來的事情。 所以這個成績,也就是很明顯的事了。 老李在這個事情上嘗到了甜頭,心里自然不滿足于此。 他想著再表現表現。 其實這個事情上,老李已經自己有了想法。 但當初建磚廠這個事,是何雨柱提醒他的,于情于理,他都該拉著何雨柱一起商量一下。 這也沒什么好說的,想擴大規模,那就是有其他方面的問題了。 比如燒磚窯的煤炭柴火,那些肯定要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