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9章 孩子的天馬行空
不然就這些畫紙,說不定就會把何雨柱抓起來,搞不好還要吃一顆生米。
這一番操作,也等于說把何雨柱給搜刮空了。
別的不說,就算改開后,何雨柱想著搞什么創業,也沒有好的項目了。
其實這也是何雨柱的一種自我解脫。
他一直在糾結著,是繼續在職場道路上走下去,還是熬個幾年,就直接下海從商。
說實話,原本何雨柱是傾向于后者的。
但這些年,他越是在職場混,越是有一種滿足感。
這個并不是說他掙了多少錢,以及升到什么官了。
而是那種看著自己手里出來的東西,造福身邊的人,得到的那種滿足感,是多少錢都換不來的。
比如他想出來的磚窯,讓整個公社都走上了溫飽之路。
現在農場所在地的公社,成了四九城周邊最富裕的鄉鎮。
何雨柱這張臉在當地就是名片,走到哪,人家都是對他挺客氣的。
哪怕就是不認識他的人,只要何雨柱自我介紹說,~他是某某農場的何雨柱。
立馬就會有村干部拉著他進家殺雞留客,并且一定會說,家里的小子,或者家里的某個后輩,更或者村子多少小年輕,是在窯廠上干活的。
這就是民心,也都是大多數理想者為了理想奮斗,想著得到的東西。
當然,何雨柱也知道職場波詭云譎,說不定什么時候,他就會讓人給算計了。
所以何雨柱一直就是在左右搖擺,各種遲疑中一路走到現在。
就算現在,何雨柱把所有創意,把以后發家致富的可能性,全部交給了婁曉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