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熱潮里,不光是何雨柱一個人如此熱情,而是基本上每個勞動力都有著各自的表現。 所以后世那種新國是誰成立的,誰建設的話題。 身處當下的何雨柱可以拍著胸口說一聲,是全民所建。 不是后世那些所謂的資本推動的。 像婁半城在這類大事當中,就基本上沒做過什么貢獻。 他幫不了什么忙嘛! 手不能抬,肩不能挑,連建設資源現在也可以用不上他們這些商人了。 文藝干線的同志們,還能下去表演表演節目,給大家鼓鼓勁。 而像婁半城這樣的商人,毫無助益。 這玩意,婁半城也感覺出來了。 他感覺誤判了一件事。 他原以為,不論什么朝代,都需要商人來解決商品的流通問題。 但事實證明,在全民所有,全民建設的面前,他們這些傳統的商人,現在不說毫無用處,但也是沒以前那種能力。 這是個偉大的工程,就算婁半城也是如此認為。 在一個大幾億人口的大家庭,建成一個自給自足的內循環,并且讓所有人都能共同實現大同社會。 關鍵不光是說了,還真就往那個方向努力的去做。 婁半城也不是沒見過世面的主,以前的各個大帥,各方勢力,吹的牛皮比現在厲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