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向李翊尋求支持的意思。 李翊當(dāng)然看得出來,當(dāng)即便道: “翊雖不才,但竊以為譚兄有平定青州之功,又是袁家長子。” “今卻屈身于幼子之下,此誠為丈夫之至辱也!” 不錯! 李翊的話說到袁譚心坎兒上去了。 但令他更加高興的是李翊的態(tài)度。 徐州二把手都支持自己了,他的話語權(quán)還是很重的。 或許徐州能成為自己將來袁尚爭奪袁家儲君之位的后援。 念及此,袁譚更是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搞好和李翊和徐州的關(guān)系。 好在玄德公大人有大量,沒有跟他計較此次陳兵徐州的事。 李翊的話還在繼續(xù)。 “適才翊言青徐兩地可互通貿(mào)易,翊以為其余貨物都可以貨幣交易。” “只這精鹽,當(dāng)以物易物。” 鹽在古代是硬通貨,就用來賺取五銖錢實在是太虧了。 “那不知子玉想用何物來換取精鹽?”袁譚問。 “耕牛、馬匹,還有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