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力量的支撐與推動。 而香火愿力,或許就是這種力量…… 只是他現在的位階太低,還無法駕馭這種太高級的力量,只能在本能的階段摸索,憑借一些粗淺的運氣手段影響自身。 【一切因我而起,種因得果,受之有愧。】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雖然此事因我而起,但我也救了人,這些感謝我擔得起。】 【不管是因為什么而起,救下這些人不過是順帶之事,只是為了算計酒肉郎罷了,無論是感謝還是抱怨都不必放在心上。】 再次回看了一下三個選項,由果返因細細的推導一番,陳歲似乎也明白了為什么第二個選項,會讓自己得到香火愿力了。 或許…… 香火愿力得到的緣由,不光需要被拯救者的認同,同樣也需要身為俗神本身對自我的認同? 如果只是民眾被拯救,向俗神表達感謝,而俗神本身覺得受之有愧,或者不放在心上,那或許就沒有辦法構成一個相互的橋梁? 單方面的被民眾架上神壇,不過是傀儡泥塑。 同樣的。 單方面的自我封神而無民眾擁戴,也不過是邪神。 “神,是認知。” 陳歲忽然又想起了那句話,心中豁然一動。 或許,正是因為外界的認知,自我的認知,達成共識才會誕生所謂的香火愿力? 以常世的五谷神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