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9章 急癥
扁桃體腫大,膝反射消失,瞳孔對光反射正常,腹壁反射消失。
李前進凝神靜氣,仔細看診他確認這病是瘟癥。
暑邪夾熱內熾,已逼營血,熱極而灼傷肝,木無所制而引動內風,為暑風、暑癇兇癥,現代稱為“乙腦”。
當以大劑清暑熱,涼血,平肝息風,鎮痙解毒為主。
先予紫草流浸膏,每2小時2ml。烏犀角,隔水燉成30ml,每2小時服6ml……
處方:生石膏粉(先煎)90g,知母15g,粳米30g,甘草9g,黃連15g,銀花15g,連翹15g,天麻9g,鮮石菖蒲30g。煎成200ml,每2小時服20ml。
并用酒精擦浴,大冰囊枕頭冷敷。
看病的人知道孩子危重,都伸手幫忙,幫著去買藥、回家找出李前進需要急救用的東西。
一直忙到晚上,李前進往山里打個電話便住在村里。
第二天體溫尚在40℃。無汗,昏迷不醒,項強,兩目直視,四肢抽搐。
舌苔薄白,脈象滑數。
李前進依據男孩身體的變化繼續加減藥物。
烏犀角加至3g,每4小時服5ml。紫草流浸膏依舊。另用天麻6g,僵蠶9g,作為散……每3小時服1/10。
犀角加至3g,每4小時服5ml。紫草流浸膏依舊。另用天麻6g,僵蠶9g,作為散……每3小時服1/10。
處方依前方去銀花、連翹、天麻,黃連改為9g,石膏加至150g。煎成200ml,每4小時服40ml。
又過了一天體溫開始下降,神識漸清,抽驚停止,舌苔白、中膩,脈象濡數。暑熱漸祛,內風已息,癥有轉機,仍予前方再進。
第三天,體溫降至38℃以下,神志清楚……脈象亦轉和緩。病入坦途,前方去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