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愛到中年
全卷共畫12人,有著胡服的胡使、頭戴貂冠身著胡裝的蔡文姬、馬夫,后面還有多名護送的官員,并有馬駒、獵犬等動物。
此圖有清高宗乾隆所題簽的“宋人文姬歸漢圖”,畫面近中處有乾隆的一首御筆詩。
前端有明萬歷“皇帝圖書”、“寶玩之記”兩印,后端書款處有“萬歷之璽”一印,還有乾隆、嘉慶、宣統諸鑒藏印。
算得上是一件傳承有續的名畫。
清清笑瞇瞇的拿出張先的《十詠圖》擺進展柜里,這可是她的戰利品。
一件件從滿清寶藏和小鬼子遺寶整理出來的精品書畫裝進恒溫真空展柜。
清清在東晉顧愷之的《云臺山記》、《列女傳》、《千手觀音》、《女史箴圖部分——馮婕妤保護漢元帝、班婕妤拒與漢成帝同輦》四幅畫前駐足了很久。
她雖然之前看過,但每看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顧愷之是東晉時期最重要的畫家。
他的出現標志著中國繪畫藝術完全打破了漢代的幼稚水平而進入成熟階段。
顧愷之用筆輕盈柔美,將女性的神韻刻畫得尤為細膩精細,充分顯示了“以形寫神”“傳神寫照”的藝術高峰。
他筆下的女性,身材修長,面容姣好,神采動人,有說源于顧愷之對母親的想象。
當然,最為可惜的是《女史箴圖》原作散佚,整理完所有藏寶也只發現兩幅片段,好在是原作。
大英博物館收藏的部分是唐仿,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部分為宋仿。
還有其他名家的畫同樣讓人流連忘返,唐代閻立本的《灞下出行圖》、吳道子的《送子天王圖》、米芾的《林岫煙云》等畫作六百七十五幅。
幾乎囊括了唐宋所有名家。
明朝的畫多,共計一千八百多幅。清朝的畫反倒少,只有一百二十幅。
最多的還是近代國畫,李前進曾一次打包買了一千五百幅,后續又購入近千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