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逛街
一群蝦在水里游過,它們通體透明,富有動感。一只只空靈通透的蝦躍然于紙上。雖然蝦只是在水中浮游的活潑玲瓏的小生靈,白石老人卻只用寥寥數(shù)筆賦予了它們無盡的朝氣與生命力。
李前進是越看越喜歡,看眼標(biāo)價一百二十塊。“售貨員,開票。”
輕了一圈他又停在一幅徐悲鴻的奔馬圖前。
畫里有六匹奔馳的駿馬,筆觸雄厚,設(shè)色清淡,線條剛健,大有痛快淋漓、瀟灑風(fēng)流之概。
這幾匹奔馬,雖然體格消瘦,但卻筆力道勁,力透紙背,彎刀般的腹背,有彈力的馬鬃,前伸的雙腿和馬頭有很強的沖擊力,沉著而奮勇。
俗話說:狗馬最難,鬼魅最易。”因為狗馬是人們常見的,一定要畫“像”了,不“像”就不好,而鬼魅沒有形,當(dāng)然最容易畫了。
這幅標(biāo)價一百五的奔馬圖也被李前進收入囊中。
三幅畫買完平時攢的零花錢見了底,就剩褲頭里的一千塊了。
按下買買買的沖動,自己平時欣賞的畫已經(jīng)夠多,等這些畫升值怎么也要十幾年之后,大熱要二十年之后。
臨走到門口他又站在了黃賓虹的青山圖前,畫的整體風(fēng)格偏暗,但韻味古雅。
當(dāng)然,最主要的還是便宜。
一元一幅。
“售貨員,來十塊錢的。”
直到李前進出來,書畫店也沒進一個人。
在物質(zhì)生活還十分匱乏的時候,很多人生活都是十分艱難,根本沒有多少人對字畫這種藝術(shù)東西有所挖掘。
畢竟解決溫飽才是首要,誰會去對什么藝術(shù)有那個閑情。
從古至今的畫家也都很窮苦,年代遠(yuǎn)一點像八大山人名滿天下,到了晚年還是貧病交加,瓶中貯粟無幾。
蒲華在上海賣了一輩子畫,晚年一個人死在床上都沒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