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左右兼濟(上)
但不管如何了,隨著金軍主力在付出了近千的非戰斗減員、丟掉了更多數量的戰馬后,完顏兀術到底是成功撤回到了西京,并與耶律馬五匯合。
不過,即便如此,戰事也不可能就此終結,因為幾乎是兀術抵達洛陽的同時,李彥仙部、將王彥部派遣到東京保衛趙官家后的韓世忠部、岳飛部、乃至于王德部、閭勍部,便陸續匯集到了洛陽東面汜水關、南面登封、西面澠池一帶,也就是傳統洛陽盆地的外圍了。
各部合兵一起,最少得有七八萬之眾,相互聯絡不停,在擁有圣旨、金牌、玉帶三重加成的韓世忠的主導下,基本上從三面包圍了洛陽,并不停縮小包圍圈,很明顯是在對數量多達四萬有余的金軍騎兵主力虎視眈眈。
這不是韓世忠吃了豹子膽,也不是他報仇心切失了理智,而是這些將領,乃至于遠在東京的趙官家都知道——扔下輜重、抵達洛陽的完顏兀術此時必然會獲知撻懶北走的信息,而撻懶既走,握有這么多騎兵卻缺乏補給的這位四太子再怎么暴怒,卻有且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盡快籌集渡船,然后迅速渡過黃河,因為他已經無法在河南立足了!
&n
bsp; 金軍渡河分兵斷后之時,便是宋軍再圍過去狠狠撕咬一口的最佳時機!
正月將去,二月將至,受限于信息的傳播速度,其他地方的金軍、宋軍或許還在冰火兩重天……但正如《戰爭論》中提出的那個觀點一般,主力會戰決定了軍事層面的一切,隨著十余天前那場趙宋官家親自發動并取得成功的會戰,以及隨后這些日子里宋軍對那場會戰戰果的擴大,到此為止,最起碼洛陽周邊的交戰雙方都知道這一戰到底是宋軍守住了,金軍被挫敗了。
而且,這一戰很快就要結束了。
于是乎,完顏兀術暴怒之余采取了最果斷的方式,他毫不猶豫選擇了以耶律馬五為斷后,然后全軍及時渡河。
沒什么可說的,宋軍等的就是這支斷后部隊,在金軍主力動用船隊開始渡河的同時,數以萬計的宋軍開始從三面一起挺進洛陽……沒有什么花招,也沒有什么絕地反抗,等到宋軍算準時機,最后集中兵力撲向北邙山北面的渡口時,金軍在河南岸只剩下耶律馬五領著一萬人不到在此斷后。
雙方交戰,重新上演了之前鄭州一戰的戲碼,耶律馬五先勝后敗,損兵近三千后全軍潰走。
但接下來故事的繼續重演,卻讓韓世忠極為不爽利——耶律馬五向西逃竄,借著馬力居然成功在黃河上游的長泉渡與對岸接應的船隊匯合,然后成功逃脫。
而耶律馬五的成功突圍,原因其實很簡單,李彥仙失期了。
甚至,這個極受趙官家看重,實際地位恐怕與韓世忠、張俊二人齊平的方面帥臣不但是失期了,而且干脆是直接撤軍了。
當然了,李彥仙不是在搞什么西軍傳統的惡臭,而是事出有因——陜州在黃河北岸的部分遭受到了金軍西路軍的強勢攻擊,而這波攻擊中完顏婁室兒子完顏活女的旗幟也出現在了河東地區。
李彥仙必須要即刻組織接應自己在黃河北岸的部隊,以防他們全軍覆沒。
畢竟,隨著東路軍的出現和西路軍主力的北撤,此時的中條山周邊,金軍主力已經達到了一個驚人的數字。
得知消息后,韓世忠也沒敢再胡咧咧,恰恰相反,明白事情嚴肅性,而且更明白趙官家就在身后看著的韓良臣,一面派部隊協助李彥仙部撤退,一面總領宋軍全軍,即刻沿黃河布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