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左右兼濟(上)
二月初,一時間,自潼關至滑州,黃河兩岸,宋金主力云集,隔河對峙的雙方兵力總數達到了驚人的三十萬。
這下子,趙官家都有點慌了。
當然了,韓世忠在布置防線的同時,即刻有言奏上。
他認為,天氣已經轉暖,厭惡南方溫暖氣候的金軍并沒有再度南下的欲望,也不可能在短期內重新籌措足夠二十萬部隊南下的糧草,這次東西兩路兵馬的聯動,很顯然是都元帥完顏粘罕在得知撻懶戰敗逃回河北后,以都元帥的身份協調兩路兵馬,以求接應河南部隊回撤的。
而現在,完顏兀術主力撤回,陜州李彥仙之前收復的河東土地被重奪,那只要南京、滑州方向的金軍平安撤回后,眼下這個恐怖的對峙局面,就會即刻消失。
屆時,這一場從建炎二年打到建炎三年,持續了連綿了小半年的金軍第四次大侵攻,也就正式結束了。
數日后,南京金軍撤離、滑州解圍,韓世忠的言語正式應驗。
隨即,河北的金軍主力全線撤離,戰爭結束了。
而二月十五,隨著收復了南京的張俊親自引軍來到東京‘護駕’,趙官家下達了新的旨意。
其一,乃是讓各部各軍,分發可做種子的軍糧,以及部分淘汰軍畜與各地官府,再由官府分給躲避戰亂歸鄉的士民,搶奪最后的春耕時機。
其二,各軍老弱病殘,就地安置,以作軍屯。
其三,讓進發到五河之地的南陽、襄陽諸臣隨諸位相公一起改道鄭州河陰,隨行押解的襄陽財貨、糧帛,也一并轉向河陰,各軍安置妥當確保無礙后,也盡量往河陰匯集……他這個官家要在這里犒勞六軍,論功封賞。
PS:再往后翻,能看到小九代我向大家說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