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窺見
而趙官家情知此事必然是人盡皆知之事,但此時的他根本懶得遮掩那些東西,便直接追問:“你只管將這三條岔道來源說清楚!”
范宗尹心中警惕,卻又不敢不言:“官家,這是本朝數次回河所致……”
“何謂回河?”
“黃河泛濫,屢塞屢決……為整飭黃河天災,多行改道之策。”
“改道便改道,為何稱‘回河’?”
“回稟官家,因為黃河自本朝起,一直趨北,而數次改道皆是努力將河道往南挪,從開封所處河南地而言,便是‘回’……”
“原來如此,只是為何一定要往南挪?”趙玖還是懵懂。“水勢自行而下,她往北走,便應該順著水勢讓她走才對,為何一定要往南挪?”
“因為擔心黃河河道繼續往北會直入契丹境內。”身后皺眉許久的酈瓊忽然越次出言。“朝廷害怕契丹直接在境內渡河,屆時鐵騎南下,并以黃河水道為糧道,逆流而上,橫掃中原,故此一意回河,以求不失黃河天險……”
趙玖徹底醒悟,卻又當即失笑……醒悟的是,這果然是大宋特色,為了求個心理安慰,不惜逆天改黃河水道,而且看樣子改了不止一次,也不知為此廢了多少力;而可笑的是,真到了金軍南下,這黃河天險也未見半點有用。
一念至此,趙官家卻又失笑搖頭:“黃河下游河道,何止千里,回河又得多少錢糧?有這個人力物力,把燕云十六州收回來便是……不過三條河道,應該是回了兩次?”
“不知道幾次……”酈瓊稍作思索,卻又搖頭不止。“臣只記得神宗朝便有四次,哲宗朝也有一回大的……臣聽說,岳太尉家中便是那一次遭了災,丟了產業田地,所以給梅花韓當了佃戶。”
“……”
“不瞞官家,仁宗朝影影綽綽似乎也有幾次,只是不大,加一塊,總得得七八回吧?便是仁宗朝沒有,那最少也得五六回。”一直沒吭聲的傅選也主動出言。“主要是黃河一旦泛濫,下面河北百姓也不知道是雨下多了,還是朝廷又在改道。且不瞞官家,眼下官家地圖看到三條道還是粗略的,其實到了下游應該是五條道,而且還有交叉……臣都走過的。”
趙玖目瞪口呆,繼而再次醒悟,怕是這些河北人對這件事情都抱著怨氣呢,不然也不會搶著說這事。
于是乎,半晌之后,這位官家方才斂容詢問:“那如此說來,黃河在這五條河道中來來回回,再加上黃河泛濫極多,豈不是將三條河道中間的土地盡數變成了黃泛區?”
“回稟官家,要俺說,黃河常常泛濫區域,河北固然遭災,但俺們河南也未嘗不遭此災,河南也是黃泛區。”酈瓊和傅選剛要對答,又一人拱手相對,卻是京東西路出身的潑李三李寶。“俺聽鄉中老人說,昔日有一次回河,朝廷弄岔了事,黃河一路都沖到淮河去了……京東、淮上六個州全都泛黃一片,可不也是什么黃泛區嗎?”
趙玖徹底無言……好嘛,照這個說法,這年頭黃泛區居然是從渤海灣一路到淮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