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倚河(續)
這一刀,只是在表示決心罷了。
“朕意已決。”一刀下去,李乾順順勢撒手,就在篝火旁扶著刀鞘環顧左右。“就依梁王所言,明日合全軍十萬,與宋人在河畔決一生死,絕不使宋人進至興慶府下!哪個部族若不聽軍令,朕便讓他滅族亡種,有如此案!”
此言一出,梁王嵬名安惠直接跪地叩首,口稱得令,其余部族頭領也都伏地叩首,繼而起身呼喝怪叫起來,與遠處鼓聲下的怪叫聲隱隱呼應。
軍中士氣,隨著這個在位快五十年的大白高國天子親臨并作出決斷,到底是一時振奮起來。
而決議既下,眾人也各自散去,以備明日大戰。
不過,這其中梁王嵬名安惠走了數步,卻又在黑暗處被李乾順上前拽住,前者回過頭來,只見后者低聲相對:“梁王!”
“臣在。”
“興慶府是你修的。”雖然周圍怪叫聲不停,李乾順還是再度將聲音壓低下去。“守城也還是你最合適,薛元禮那些漢臣雖然忠心,卻是不中用的,太子和越王都已經回到了都城……明日萬一不能阻攔宋軍,戰場上來不及說話,你不要管朕,直接回興慶府主持防務,若朕不能及時趕到,你先以太子的名義安排各處,宮室也好,佛寺也罷,想拆便拆,想燒就燒,其中財貨,想用就用,想賞就賞,不必顧忌!”
安惠在暮色中沉默許久,方才重重頷首,唯獨此處太暗,卻只見他頭上金冠上下晃動,引發閃光而已。
且不提嵬名安惠如何做想,這一邊,李乾順傳遞完這最后一個要緊命令之后,轉到身后一處高大的帳篷內,卻是終于放下臉上的嚴肅激烈之態,顯得有些頹然起來。
誠然,作為諸國中最年長,經歷最多的一個國主,李乾順經歷的事情太多了,甚至有些傳奇性。不說他與他的母親,與他的岳父,與他的妻兒,單從眼下軍事上引申,只是西夏那些針對大宋的軍事勝利,就足以讓他自傲了。
但是,別人不知道,李乾順本人卻如何不曉得?
西夏盡管有數次堪稱了不起的軍事勝利,并將大宋軍隊屢屢送入災難境地,但實際上,這些戰事出現本身,就意味著西夏從戰略上被大宋屢屢逼到了亡國的邊緣……讓李乾順自己來選,他寧可做個太平天子,也不愿意去要那些成就他國主權威的一次次政治軍事危機,否則哪來的一次次勝仗后向大宋求和?向大遼磕頭求親?
當然了,他也是有幾分運道的,從他當政時開始,就因為大宋建成了平夏城而屢屢難為,可忽然間,靖康來了,掛在脖子上的繩套便也忽然解開了。
雖然在陰山丟了數以萬計的野戰精銳,但不耽誤他將平夏城打了下來,將定邊軍打下來了,連西安州也取了一小半……而且大金的統治者還一度愿意將黃河幾字形內側的土地贈送給西夏。
這是何等的前途?
彼時他真的覺得西夏可以再來一百年!
然而,現在宋人又打回來了,又將平夏城奪了回去,然后又是一場每隔十年八載就要經歷一次的嚴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