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倚河(續)
坦誠的說,一直到眼下,使李乾順陷入到惶恐狀態的都還不是宋軍的突襲……宋軍的突襲當然致命,但問題在于,這種致命來自于純粹的軍事突襲,來自于他自己做出了戰術誤判,露出了口子,這種情況下被一個善戰的宋軍主帥抓住戰機只能說是技不如人。
真正讓李乾順從心理上徹底感到震動的,依然是數日前契丹沿著河西狂飆式進軍的訊息!
當時他和很多大臣一樣,用了很大的力氣才接受黨項人被漢人和契丹人夾擊的現實。
那個時候,李乾順就有了一定的覺悟……這一次,大白高國真的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只不過,隨后危機發展的這般迅速,這般致命,也著實讓他心驚肉跳罷了。
四月初十,天色一亮,李乾順便直接起身,而被襲擾了一夜的宋軍也依然妥當起身,用餐之后,繼續雷打不動的順河而下。
昨夜西夏人改成了噪聲襲擾,但宋軍應對妥當,依然是外層披甲執勤,內層則堵著耳朵安眠,然后輪番替換而已……而且還在凌晨時分主動發起了一次突襲,斬獲頗豐。
開始行軍后,萬事依然順利,但岳飛、曲端、劉鍂等主將卻已經做好了準備……不用李世輔麾下斥候在血腥的斥候搏殺中帶回的明確訊息,只說一覽無余的平原之上,便是這些將領在路途中偶然經過的小坡地上也能注意到西夏人已經開始大面積聚集蕃騎、民夫。
現場之雜亂,青苗與煙塵的并存,讓點驗其中具體騎兵數量已經變得不大可能,但毫無疑問,對方是在盡可能的匯集兵馬,準備對宋軍進行阻攔了。
當然了,考慮到路程問題,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只要今天能走四十里,此戰便可稱勝。”曲端手搭涼棚,看了一看后,回頭對岳飛進言。“但若能稍作殺傷,接下來進取興慶府也就妥當了不少……節度,今日黨項人若是還以輕騎那般襲擾,應當適當許騎兵反撲遠一些!”
初夏熏風之下,岳飛面色不變,只是微微頷首,惜字如金:“可以。”
言罷,這位御營前軍都統便要從小坡上下來,率眾將繼續與大軍一起前行。
也就是此時,準備動身的兵部侍郎胡閎休忽然色變,繼而勒馬出聲:“節度!”
“何事?”岳飛回頭相詢。
“是白牛纛!”胡閎休以手指向遠處開始整肅的西夏軍隊,提供了一個要害訊息。“西夏國主來了!”
周圍軍將俱皆震動,然后爭先瞭望,便是曲端都按捺不住,在今日專門換上的鐵象身上直起身子去看……原來,所謂白牛大纛,并非是繡著白牛的纛,而是說以白色牦牛毛為外沿裝飾的大纛,中間依然是繡著黨項文大夏二字而已,素來是西夏國主象征,唯獨西夏國主李乾順自少年那兩次五癆七傷的出征后,不知道是不是有了心理上的應激反應,卻是很少再親自出征了,所以,便是大宋西軍出身的人也都是許多年未曾見此大纛。
回到眼前,白色牦牛毛實在是扎眼,眾將一望之下,果然有這么一面大纛在遠處時隱時現,看來西夏國主果然親至,卻是一時喧嘩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