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武林
從第二日下午開始,就開始陸續出現了一些像模像樣的上書,很多真正想討論實際問題的人也隨之現身了。
比如說之前的江陰文士蘇白、李韜二人就帶著一群常州年輕士子單獨上奏,寫了十幾條事情,全都是具體舉措。
其中,建議集合東南海船,將‘御營十萬眾’從滄州登陸,直取燕云這種話,當然是典型的書生之見……真把御營十萬大軍送到那地方,就是一個喪失后勤被圍殲的命運,蛙跳戰術也不可能跳這么遠,何況東南方向已經很疲敝了,再強行征船說不得就會把海商逼成海盜。
不過,關于在各地設立地方公閣,如三舍法那般層層傳遞,以廣開言路的法子,卻與趙玖來之前跟宰執們討論的條款不謀而合。
故此,趙官家當即賜予二人同進士出身,并授予秘書郎職銜,要求二人聯合那些‘以備咨詢’的地方士大夫首領們,一起從東南開始,籌措此事。
這件事情,進一步引爆了西湖畔的熱情。
可就在大家準備繼續踴躍發言之時,當晚卻又有旨意傳出,官家已經連續兩日召見士大夫了,其余商賈僧道,以及市井農工一直都沒有機會覲見,故此第三日、第四日,官家將暫停士大夫的覲見,轉而召見那些人……第五日再恢復問政。
這個旨意,堂而皇之,也不好反對。
然而,退休的許景衡許相公此時卻表達了一定的憂慮……他害怕僅僅再留下一天給士大夫,還空出兩天的閑期,再加上趙官家和氣的態度,很可能會使得一部分真正有怨氣的士大夫們趁機完成串聯的最后一步,在最后一天搞出真正的大新聞來。
許相公的擔憂當然不無道理,可李、呂二位,外加趙官家似乎全然不在乎,那就沒辦法了。
暫且不提許相公的憂慮,只說接下來兩日,輪到僧道、商賈以及尋常百姓參與這次武林大會了,而他們的參與方式就與士大夫徹底不同了……僧道、商賈多是來花錢求皇家庇護的,所謂揚州那邊的成例嘛……而趙官家也樂的賣官鬻職,明碼交易。
什么東南禪宗五寺,什么福建海商,或者家里開窯廠的、做絲綢轉運的,甭管你是話頭禪還是閉口禪,甭管你是走南洋還是想走東洋,只要給錢,萬事好商量。
順帶著,這些來說話的豪商、僧道,也成為了‘以備咨詢’的人物,準備被納入地方公閣系統,成為光榮的體制人。
至于前來覲見的尋常百姓,說實話,數量相對于那些士大夫、富商、僧道而言,就顯得格外稀少了,而且他們更多的是來告御狀……誰和誰離婚,誰和誰爭產,誰覺得自家的誰是蒙受了不白之冤,甚至還有人來密告哪里有食菜魔教!
對此,趙官家處置起來就更簡單了,全部轉給有司……也就是傳說中的相關部門。
唯獨一個食菜魔教的告密,因為就盤踞在錢塘江對面的蕭山,所以,上下無人敢怠慢,御前班直統制官劉晏親率御前赤心騎五百,連夜渡江,輕馳蕭山,乃是在第二日一早,便將那個食菜魔教首腦連著骨干數十人給帶回了杭州。
這一日,是十月最后一天,也是建炎武林大會的最后一日。
人盡皆知,今日會不太平……不是因為那個食菜魔教的事情,而是因為正如許景衡之前憂慮的那般,之前兩日的空閑功夫,再加上已經熟悉了大會的運作方式,而且趙官家也終究展示出了一副‘明君姿態’,這些士大夫卻也是終于鼓起勇氣,完成了最后的、超越地域,以政治立場為核心的串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