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歸程之靈州
塞上江南,名不虛傳!
靈武郡王,也是夠用耐心的。先花三年時間,在龍興寺莊戶那邊試種。成功之后,又在靈州等地慢慢推廣,然而還需要到第三年才見效。
真真是有耐心!做事也是真的扎實,一心為民,當得——呃,神器。
******
靈州東南的薄骨律渠附近,謝瞳看著遍地的農田,心情復雜。
被接回汴州后,朱全忠對他十分熱情,經常飲宴,賞賜頗多。但怎么說呢,吳興郡王身邊已經沒有謝某人的位置了。頭號謀士是敬翔,二號謀士是李振,至于他謝瞳,則得了個亳州團練使的官職,但這只是閑官罷了。
為了體現自己的價值,謝瞳自告奮勇,提出到靈夏查訪一番,摸一摸靈武郡王的底,看看這個勁敵的潛力如何。
朱全忠略作猶豫之后,便同意了,還從踏白都里面挑選了一些精銳,加入一支商隊里面,前往靈夏刺探情報。
他們是從關中走的,第一站就是鹽州。不過沿途乏善可陳,牛羊是不少,農田則很少,戶口也不豐,這讓謝瞳稍稍放了點心。
不過在進入靈州后,他的三觀受到了極大的挑戰。
齊整無比的農田本來看得挺賞心悅目的,但其中總有一份種了“草”。謝瞳也不認識那是什么草,只知道是給牲畜吃的。
牲畜欄就建在農田邊上,用低矮的柵欄圍住,里面養了二十頭牛。
這會正值申時,家家戶戶打開了牛欄的木門。不用他們驅趕,一頭又一頭的牛慢悠悠地踱進“草”田里,大吃大嚼起來。
有的還一邊吃一邊拉,吃得很歡快,拉得也很歡快。
牛糞,謝瞳還是知道的,頗具價值。吳興郡王在河南辦馬政,牧場里產出的馬糞,素來是牧監大小官員們的大進項,以至被人譏笑為“吃糞”。不過掙錢嘛,不寒磣。
謝瞳示意了一下,正在路口售賣貨物的謝彥章會意,拉著一位農戶問道:“敢問這田里的草是何物?”
“大宛苜蓿。”農戶一邊挑揀絹帛,一邊說道:“這草好,一年長三次,得有幾千斤吧。也是奇了怪了,出這么多草,這地也不貧,兩年后種麥子,一畝地收兩斛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