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整頓
安史之亂后,武夫數量突破百萬大關,加上戶口減少、戰亂頻發,所以才需要在鹽上面做文章了。
這兩人為什么拿鹽說事?莫非要動河中府的這個財源?
“蒲州鹽利,本有七十萬緡,這些年被大帥的關北鹽所擾,已降至不足六十萬,然仍不失為一大財源。朔方鹽利,如果老夫所料不差,應在三十萬上下吧?”
“差不多。”
“河中鹽利,若全數拿來養軍,可養兩萬衙軍。大帥自然是不缺鹽的。在豐州之時,老夫看到鹽池大量征發役丁。宥州、鹽州、靈州、豐州,鹽池眾多,甚至可用大河運輸,鹽質還好,自然看不上河中鹽。然河中地方好啊,河東、河南、山南皆仰賴之。甚至部分河北州縣,亦用河中鹽,而不食義昌軍之海鹽。此一項厚利,不可全讓于蒲州。”
“鹽利我有大用。遷移靈州軍士家人,需要很多錢?!?br/>
“其實蒲州百姓的負擔真的很輕。有晉絳之糧,有解縣鹽池,養五萬軍負擔很大嗎?非也。大帥只需抓住錢、糧兩項,蒲州便只能養兩萬軍,最多三萬。另,河西縣稅關、蒲津關三城、風陵渡稅關再握于手中,王瑤便會很難受,或許三萬人都養不了。強行養了,軍士不滿,三天兩頭鬧餉作亂,純屬自尋煩惱。養得少了,便不足為慮?!?br/>
這老貨是誰啊?王延心中奇怪,出的都是釜底抽薪之計!
公然議論新帥王瑤,一點沒放在眼里,是朔方軍的人無疑了。但聽他口音,似是河中府的,唉,這就有人投過去了。
他偷偷瞄了一眼,心下恍然,原來是封彥卿,他在河中府、陜州一帶也是名人了,經常出席各種集會,很多人都認識。
有這種地頭蛇投過去,呵呵,難怪邵樹德在打鹽池的主意。
封氏投過去了,裴氏還會遠嗎?
已有衰落之勢的司馬氏、柳氏、薛氏是不是也要上趕著投靠?
呃——龍門王氏,這……
王延溜到了自己的衙署內,令人意外的是,居然看到了同僚、出身柳氏的柳彌。
“柳巡官你還活著?”王延有些驚喜。
“在茅廁里躲了兩天,水米未進?!绷鴱浺荒樞挠杏嗉碌哪樱溃骸八贩杰娊袢毡汶x開都虞候司。”
“那他們去哪?”王延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