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移民
甚至于,他還邀請了長安、洛陽的知交好友,一起西行。將來封邦建國后,少不了幫襯的人,光從中央六部到地方州縣所需的配套官員的缺額,就足夠讓他頭疼了——能多拉一個人跟著去,總是好的。
“圣人怎么說?”劉勉問道。
“圣人支持我所做的一切。”邵嗣武低頭感慨道。
這個世上,能真心實意為你的,只有父母了。
劉勉默默盤算了片刻,又道:“其實,還是得看今年的戰事如何了。若能順利,自然無憂。若不能,事情便很棘手了。”
“二月中,太常丞李守信離開高昌,前去疏勒了。隨行數百人,浩浩蕩蕩。”邵嗣武笑了笑,道:“這是死局,那對叔侄不好應對的。”
自去年十一月回鶻使者阿爾泰抵達高昌后,便一直催促朝廷派人去疏勒相商。圣人以年關將近為由,拖到了二月初,這才應允此事,派人前去疏勒“考察”。
如此拖沓,也是為了給自己爭取時間。
在西域打仗,就像一個身有重疾的人與人廝斗一樣,打一陣便氣喘吁吁,需要緩一緩。待回過力之后,再進行下一步。
更何況如今有一個很好的分化瓦解敵人的機會,自然要大加利用了。于是便稍稍拖延一下,給回鶻內部發酵的時間,同時自己抓緊時間囤積物資,整頓部伍,做好出戰的準備。
李守信抵達疏勒之后,身負使命的他自然會搞風搞雨,進一步激化回鶻內部的矛盾,屆時會發生什么,就可拭目而待了。
“有些局,確實不好解。”劉勉笑道:“殿下接下來首要之務,還是配合圣人打好這場仗。如果可能的話,與武人們推心置腹,多多拉攏,盡可能讓更多的人留下來。”
劉勉話里提到的“武人”,當然是指圣人交給的那萬把人了。
軍隊是交給你了,但他們愿不愿意留下,就是另一回事了,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在西域吃沙子的。
“這確實是首要之務。”邵嗣武嘆道。
圣人現在允許他掌軍,甚至鼓勵他培植私人軍隊勢力,但這卻不是什么簡單的事情。
老兵要,新人也要,跟著過來的大族子弟也要,如何把這些人捏成一個整體,非常考驗他的水平。而且,這還需要時間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行百里者半九十,事已至此,便沒有回頭路了。”劉勉說道:“拉攏人心、培植黨羽、多立戰功、提高威望,殿下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