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漢風唐韻
十二月初八,圣駕抵達焉耆府,因為寒風凜冽,連天大雪,便停下了。
家家戶戶都在準備過年。
是的,就是過年。
蕃人受過些許的唐化,模糊知道點年節的概念。但他們不會主動去過,真正被帶動起來,還是受本地統治階級的影響。
文化這個東西,包羅萬象,內容太多了。
衣食住行是文化,語言文字是文化,藝術信仰是文化,風俗傳統也是文化。
夏人與波斯人的文化差異,僅僅只是宗教不一樣嗎?那也太狹隘了。
這玩意的占比甚至都不到百分之一。
吃的食物不一樣,住的房子不一樣,穿的衣服不一樣,語言文字不一樣,藝術審美不一樣,節日風俗不一樣,太多了……
你如何改變人家和你不一樣的地方呢?
一般而言有兩種辦法。
第一種見效最快,武力改變,不服就進行懲罰,直到服為止。
第二種是和平的辦法。用更高的文明維度,自然而然地誘發人家的變化,最終與你趨同。
焉耆府的定海神針是那兩千府兵。
作為主家,作為統治階級,在他們有意無意的帶動下,部曲們也或主動或被動地有了變化。
這一日,雪剛剛停下。
焉耆縣大勇鄉張村,一支長長的驅儺隊伍敲擊著細腰鼓,向村外走去。
細腰鼓是本地工匠打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