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漢風唐韻
這就是同化的一個小細節。焉耆本地的胡人工匠以前未必會制作這種款式的細腰鼓,直到有了“客戶訂單”。
做完之后,他會嘗試了解這種細腰鼓的用途,久而久之,中原文化就被這位胡人工匠了解了。
這是一切的基礎,因為只有先了解,才有后面做出改變的可能。
驅儺隊伍的組成也非常復雜,基本是蕃漢混合,有人擊鼓,有人舉著金剛力士,還有人在一旁跳舞,總之非常熱鬧,也非常歡樂。
通過這種共同參與的儀式性活動,大伙也不自覺地加深了聯系。
敲敲打打之中,隊伍來到了大海(博斯騰湖)邊。隨著領頭之人一聲大喝,人們將代表病疫的紙人點燃,扔進了湖里。
隨后,湖邊的大樹上,又掛起了幾個代表疾疫的面具,眾人拿著弓箭,遠遠射之。
在這個活動中,府兵黃泰最出風頭,每箭必中,得意洋洋。
在中原的時候,就為了這些活動,有些人可以練很久呢。
“你是哪家的部曲?射箭有幾分火候了。”活動結束之后,黃泰走到一人身前,問道。
“張~黑~狗。”此人不會說官話,但主家的姓名還是知道的。
黃泰忍俊不禁,笑道:“張黑狗也是你叫的?這樣也好!張黑狗射術一般,但人長得五大三粗,披上重鎧之時,當真神鬼辟易。今后上陣,他在前面頂著,你在后面偷冷子放箭,一定能大殺四方。”
部曲用茫然的眼神看著他。
黃泰也不以為意,從兜里摸出一包葡萄干,扔給了他,道:“你萬勿自暴自棄。有這等身手,立功等閑事耳。而有了功勞,你便不用當部曲了。好好練。”
府兵出征,并不一定是孤身上路。
食水、甲具、武器等等,很多行李。有時候一匹馱馬還放不下,需要兩匹馬來載,這個時候往往會帶一個部曲上路。
前唐之時,有府兵自己不想出征,甚至會讓部曲代行。這些部曲,多多少少有一定戰斗力,是高度軍事化的百姓。